曾倚瑶台喝月行,嗔他鸾鹤不相迎。当时酒态公然好,今日诗狂太瘦生。
千百辈,尽容卿,问谁堪与耦而耕。灌夫已去袁丝死,沦落人间少弟兄。
寓兴用稼轩韵同蘧庵先生作二首
曾倚瑶台喝月行,嗔他鸾鹤不相迎。当时酒态公然好,今日诗狂太瘦生。
千百辈,尽容卿,问谁堪与耦而耕。灌夫已去袁丝死,沦落人间少弟兄。
注释译文与赏析
注释:
- 曾倚瑶台喝月行:曾经在瑶台边赏月饮酒。嗔他鸾鹤不相迎:嫉妒鸾和鹤不迎接他。当时酒态公然好:那时的酒量非常好。今日诗狂太瘦生:现在的诗歌才华过于瘦弱。千百辈,尽容卿:千百年来都容纳你。问谁堪与耦而耕:请问谁能与我并肩耕种。灌夫已去袁丝死:灌夫已经去世,袁丝也死了。沦落人间少弟兄:沦落到人间缺少兄弟。
译文:
我曾经在瑶台边欣赏明月,喝酒直到月亮落下,我嫉妒那些鸾和鹤都不来迎接我。那时候的酒量非常好,现在虽然诗歌才华过人,却显得消瘦无力。千百年来都有人容纳我,但谁又能与我并肩耕种?灌夫已经去世,袁丝也在不久前离世。我如今沦落人间,缺乏兄弟的支持。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以“寓兴用稼轩韵”为题作两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
诗中的第一句“曾倚瑶台喝月行”,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气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生活已经被破坏,只剩下孤独和寂寞。第二句“嗔他鸾鹤不相迎”,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满和愤怒。他抱怨那些与他无关的人和事,无法理解他的心意和追求。第三句“当时酒态公然好”,则是诗人自我陶醉的表现,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短暂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并不能持久,第四句“今日诗狂太瘦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力感。他的诗歌才华不再像以前那样出众,反而显得消瘦无力。
诗的最后两句“千百辈,尽容卿,问谁堪与耦而耕。灌夫已去袁丝死,沦落人间少弟兄。”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诗人感叹千百年来都有人接纳他,但他却发现没有人能与他并肩共进。他的好友灌夫已经去世,袁丝也已经离世,这使得他在这个世界上变得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