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书堂久,孤镫渐失辉。
山空人语亮,城远漏声微。
细雨斜侵户,寒风自掩扉。
倦吟方欲睡,萤火上人衣。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山馆中夜坐的情景,以及他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独坐书堂久:独自坐在书房(书堂)里很长时间。这里“书堂”是古代的一种读书场所,也指书房。
  2. 孤灯渐失辉:只有一盏孤零零的灯光渐渐失去了光芒。这里的“孤灯”指的是孤单的灯火,而“辉”则表示光亮。
  3. 山空人语亮:山中空旷无人,只有人的声音显得清晰响亮。这里的“山空”形容山林寂静无声,而“人语亮”则是说人的声音清晰可辨。
  4. 城远漏声微:城(指某个城市)遥远,漏声(古代计时器上的声音)细微。这里的“城远”是指距离城市很远,而“漏声微”则形容时间流逝的声音很微弱。
  5. 细雨斜侵户:细雨斜着(倾斜地)打在窗户上。这里的“细雨”指的是小雨,而“斜侵户”则是描述雨水斜着落在窗户上的情景。
  6. 寒风自掩扉:寒冷的风自行关闭了门。这里的“寒风”指的是冷风,而“自掩扉”则是说风自行关闭了门扉。
  7. 倦吟方欲睡:我因厌倦了吟诗才准备睡觉。这里的“倦吟”表示对吟诗感到疲倦,而“方欲睡”则是说准备睡觉的状态。
  8. 萤火上人衣:萤火虫的光映照在人身上,仿佛是衣服上的图案。这里的“萤火”指的是萤火虫发出的光,而“上人衣”则是说萤火虫的光映照在身上,形成了像衣服图案一样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夜晚独自坐在山馆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描绘孤独的灯光、山中的人声、远处的城楼、细雨斜袭窗户以及寒冷的风等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孤独、静谧和沉思。同时,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如将萤火虫的光比作人衣上的图案,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