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斜河夜气清,残釭耿耿澹微明。
天涯梦醒无人见,月照虚廊络纬鸣。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残灯”“虚廊”的描写,抒发出自己对仕途艰难的感叹。
“织女斜河夜气清”,织女的织机斜靠在银河边,银河两岸的夜色清明如洗,织女遥望着人间,似乎也在期待着什么。诗人化用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残釭耿耿澹微明”,残灯在昏黄中闪烁,显得更加明亮,而周围的环境却显得暗淡不明。这里的“残灯”是全篇的焦点,“耿耿”一词形容灯光闪烁的样子,“澹微明”则用来形容光线微弱、昏暗不明的状态。“残灯”在这里既是实写,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天涯梦醒无人见”,诗人醒来后发现自己置身于茫茫的天涯海角,四周没有人能够看到他。这里,“天涯”既指诗人所处的地方,也象征着他心中的迷茫和无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月照虚廊络纬鸣”,明亮的月亮映照着空荡荡的走廊,纺织娘(即纺织娘)在织布时发出的声音如同琴声般悦耳。这里的“月照”是全篇的焦点,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明亮,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虚廊”则是指空旷的走廊,这里的“虚廊”与“明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答案】
译文:
银河边上,夜气清明,残灯在昏黄中闪烁,显得更加明亮,而周围的人却显得暗淡不明。我醒来后发现自己身
处茫茫的天涯海角,四周没有人能够看到他。明亮的月光照在空荡荡的走廊上,纺织娘在织布时发出的声音如同琴声
般悦耳。赏析:
这首小诗,以“织女斜河”作为起兴之笔,以“残灯耿耿”为抒情之点,以“月照虚廊”为结语之旨,构思巧妙,层次分明
。
首句“织女斜河夜气清”一句是说织女星斜挂在银河之中,夜气清明。织女星,又称牵牛星、天孙星,古称织女
、牛女。相传天上有七条银河,其中一条横贯南北,把天空分为两半。织女居南天一隅,隔银河与牛郎相对。此诗借
“织女斜河”暗喻作者所处之地。“织女”本为神话人物,但诗人借用这一形象入诗并非纯然为咏叹神事,而是有所寄托。
“残灯耿耿澹微明”,这句是说,残烛的光在暗淡不明中闪烁着。这里的“残灯”就是全篇的焦点,“耿耿”则形容灯光闪烁
的样子,“澹微明”则用来形容光线微弱、昏暗不明的状态。诗人化用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典故,表达了他内心对于人
间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接下来两句,“天涯梦醒无人见”,诗人醒来后发现自己置身于茫茫的天涯海角,四周没有人能够看到他。这里
的“天涯”既指诗人所处的地方,也象征着他心中的迷茫和无助。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月照虚廊络纬鸣”,明亮的月亮映照着空荡荡的走廊,纺织娘在织布时发出的声音如同琴声般悦耳。这两句是
对全诗主旨句的进一步阐释,“月照虚廊”既是实景描写,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络纬鸣”则表现了织女
的勤劳和坚韧。
整首小诗语言简洁明净,意境深远含蓄,情感真挚感人。诗人通过对织女星的描绘和对梦境的追忆,表达了自己对
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