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事良几举,我更借箸筹。贤圣律既往,为后世罚褒。
善固揭百世,恶亦昭千秋。诛奸赖直笔,不系冢去留。
上世戮鲸鲵,封骨高崷崷。请肆彼遗骼,存此招魂丘。
用之作京观,事异理亦侔。覆辙留眼前,后车庶回辀。
殷墟歌《离黍》,鉴之者有周。作诗述胸臆,以侔采风輶。

注释:

碧云寺:位于今江苏无锡市南郊,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为其父萧顺之而建造的佛寺。

兹事良几举:这件事真是需要举一反三。

贤圣律既往:圣贤的法令已经过去。

恶亦昭千秋:邪恶的行为也流传千古。

直笔:正直的文笔。

冢去留:坟墓的有无。

戮鲸鲵:杀鲸鱼和大鱼。比喻杀戮众多。

封骨:掩埋尸骨。高崷崷:指山陵高大耸立。

招魂丘:招魂的墓地。

用之作京观:将尸体陈列起来,作为战争胜利的标志。

殷墟:《史记·殷本纪》:“殷纣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用以形容荒淫奢侈的奢靡。

鉴之者有周:用来借鉴的人是周代的史官。

作诗述胸臆:写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侔采风輶:取法《诗经》等古代诗歌的风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碧云寺时所作,抒发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首联“碧云寺”点题。碧云寺位于今江苏无锡市南郊,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为其父亲萧顺之所建的佛寺。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碧云寺的宏伟壮丽,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颔联“兹事良几举,我更借箸筹”承接上句,指出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决策都源于人们的共同思考和努力。这两句诗强调了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发展往往需要人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颈联“贤圣律既往,为后世罚褒”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这两句诗认为,历史上的圣贤已经制定了许多规则和法律,但它们已经过去很久,现在仍然需要我们去遵守。同时,我们也要对那些遵守规则的人们给予奖励和表彰,以示对他们辛勤努力的认可和尊重。

尾联“善固揭百世,恶亦昭千秋”则是对前两联的总结与升华。这两句诗指出,善恶行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无论善恶都会被后人记住并加以评价。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他对于善恶观念的坚定立场。

整首诗通过对碧云寺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议论,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思考能力。同时,它也传达出诗人对社会公正、道德伦理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