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雨催花,轻烟罥柳,几番春老。疏窗静掩,晴雪一庭谁扫。想当时、翠眉初展,酿成幽恨知多少。便东风、不禁疏狂,莫更和伊倾倒。侵晓。
芳径悄。正游丝易惹,扑帘纤巧。娇憨未减,不碍重门深窅。恁知它、容易斜辉,断肠只共炉烟袅。待凭栏、试觅遗踪,泪凝萍影小。
【注释】
(1)琐窗寒:唐教坊曲,属中吕宫,双调一百零七字。
(2)催花:催促花开。
(3)轻烟:淡淡的云气。
(4)几番:多次。
(5)翠眉初展:指女子初生时眉毛的颜色。
(6)酿成幽恨:指女子在生下孩子后因不能哺乳而感到忧愁、怨恨。
(7)东风:春风。
(8)倾倒:倾倒酒壶,比喻酒喝光了。
(9)侵晓:天刚亮的时候。
【赏析】
《琐窗寒·杨花》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咏叹春日杨花,抒发了对亡夫的思念之情。全篇用比兴和反问手法,写自己因思念亡夫而产生的愁怨和哀伤。上片写杨花,下片写思夫,以杨花之落喻人之去,既写出了作者对丈夫的怀念,也表现了自己的孤苦凄楚;同时,词中所抒之愁,又与“东风”的吹拂有关,故词末又以“莫更和伊倾倒”点明。
上片首二句,写杨花。开头两句,先以“薄雨催花”起笔,点出时令已晚;接着写“轻烟罥柳”,说明天气阴晴不定。这两句是说,由于春雨绵绵,使得百花盛开,但很快就被无情的春风吹落了。“几番春老”,则说明杨花已经凋残了多次。三、四句,写杨花飘飞的景象。“疏窗静掩”,说明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谁扫”二字,说明无人打扫庭院。“晴雪一庭”一句,是说庭院里一片洁白。“想当时”二句,是说当年春天,女子刚刚长出了新眉,心情舒畅,十分快乐。可是后来,她却因没有奶儿喂孩子而感到忧愁,心中充满了幽怨。“便东风”二句,是说即使春风吹得再猛烈一些,也吹不散她的愁怀。“莫更和伊倾倒”,意思是不要再把酒斟得太多,以免醉倒她了。这几句写女子对丈夫的怀念,情意深长,含蓄委婉。
过片三、四两句承上而来,写女子的神态。“芳径悄”,是说女子独自在小路上徘徊,神情娇憨而可爱。“正游丝易惹”二句,是说那游丝容易粘到她身上,使她娇憨的样子更加可爱了。“恁知它”二句,是说她知道它(游丝)容易使斜辉(阳光)斜照进屋,所以只让炉火发出微弱的光来驱赶游丝。这二句,是说女子知道游丝会挡住斜照进屋的阳光,所以要点燃炉火,让它发出微弱的光来驱赶游丝。游丝,即蛛丝,这里借指蜘蛛网。“断肠只共炉烟袅”二句,写女子因思念丈夫而心绪烦乱,只能凭栏远眺,寻找他的踪迹。她看到自己的泪滴在萍花上,就更加伤心。“待凭栏”二句,是说等她登上栏杆时,发现原来他留下的踪影早已消失无踪了。“泪凝萍”二句,是说泪水凝结在萍花上,显得更加晶莹了。这两句,写女子因思念丈夫而悲痛欲绝,泪滴在萍花上,仿佛连萍花都为之动容了。这两句,写女子因思念丈夫而悲痛欲绝,泪水凝聚在萍花上,连带萍花也为之感动了。
这首词写女子对亡夫的思念,语言清新婉转,情感真挚深沉。词中虽未明言“思夫”,但通过写杨花、游丝、炉烟等景物,将亡夫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结尾二句,“泪凝萍影小”,将思念之情写得缠绵悱恻,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