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岸回波迷白草。皂帽青骡,踯躅燕南道。茆店重来人已老,满庭槲叶随风扫。
淡日寒云投宿早,邻院清砧,几处心如捣。簪笔鸣珂春梦杳,悲笳古堠霜天晓。
【注释】
曲岸:弯曲的岸边。白草:指白色的草。
皂帽青骡,踯躅:骑着黑帽、黑鞍子的骡子,在燕南大道上徘徊不前。踯躅:徘徊不进貌。
茆店:茅舍小店。
槲叶:一种落叶乔木,秋季叶子变黄色或红色,可入药。
淡日寒云投宿早,邻院清砧:淡淡的阳光与寒冷的云霞,早早地就投宿在山野中。
簪笔鸣珂:拿着笔,打着马铃,表示出行。春梦杳:春天的梦境遥远无踪。
悲笳古堠(hòu):悲壮的笳声回荡,古老的驿站上霜气弥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词作。词人以“燕南道”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清、冷落的边塞图,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年华已逝和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情。全词以时间为序,从早到晚展开画面。词的开头两句描写了词人在燕南道上的所见所感;中间四句则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愁苦;最后两句则以景结情,抒发了词人的无奈和悲叹。
此词上片着重刻画了词人北行途中的所见之景。“曲岸回波迷白草”,写的是早晨的景色,白茫茫的草地,水边的曲折,回旋的水波,一切都显得迷蒙而苍茫。“皂帽青骡,踯躅燕南道”,写的是词人骑马行走在燕南道上,头戴黑色头巾,骑的是黑鬃毛的骡子,在这条大路上徘徊不进。“燕南道”是泛指北方边陲之地。“踟蹰(chí chú)”即徘徊,踌躇。“踯躅”就是踌躇不进的样子。
下片主要描写词人北行的旅途感受。“淡日寒云投宿早,邻院清砧,几处心如捣”,写的是词人来到一家旅店,天色微明,但寒云笼罩着天空,天气十分寒冷。他投宿在这家旅店里,听到邻家传来阵阵捣衣声,心中不禁一阵凄凉。“杵(chǔ)”,古代用来捣衣的石制用具。“心如捣”形容心情非常不安。“簪笔鸣珂春梦杳”,写的是他手持笔,打着马铃声,准备出发去做官时的心情。“春梦”是指做官的梦想和希望。“杳”是模糊不清的意思。“悲笳古堠(hòu)霜天晓”,写的是他在晨曦初升之时,听到远处传来悲壮的笳声,看到古老的驿站上被寒霜覆盖的景象。“古堠”是古代的驿站,用来传信的地方。“霜天”指的是寒冷的天空。“晓”,黎明。
此词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从早到晚铺展画面,将读者引入词人的内心世界。词中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无助以及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期待。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