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二表,与殷盘周诰,同铭金石。臣本不求闻达者,为许先君破贼。瘴雨蛮江,秋风渭水,上将挥神笔。落星如斗,荧荧火井将熄。
今日丞相祠堂,黄鹂碧草,俯仰悲陈迹。八阵图边波浪涌,似恨谯周鬻国。一片降幡,千寻铁锁,鼎足三分失。先生已矣,何能亲见衔璧。

【注释】出师表:指诸葛亮写的《前出师表》。殷盘周诰:指商朝的盘庚和周朝的诰命。臣本不求闻达者,为许先君破贼:我本来不谋求名声远扬,是为了替先君报仇除敌。瘴雨蛮江,秋风渭水,上将挥神笔:南方的瘴气雨,北方的蛮江水,上将诸葛亮挥动神笔(指挥作战)书写了千古流传的“出师表”。落星如斗,荧荧火井将熄:天上星星像北斗,闪烁的光芒已渐渐消失。今日丞相祠堂,黄鹂碧草,俯仰悲陈迹:今天来到丞相祠堂,满眼都是翠绿的杨柳和碧绿的芳草,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怀念那些逝去的往事。八阵图边波浪涌,似恨谯周鬻国:八阵图边波澜起伏,好像是痛恨被卖国的谯周。一片降幡,千寻铁锁,鼎足三分失:一片投降的旗帜,千丈长的铁索,导致三国鼎足而立的局面失去。先生已矣,何能亲见衔璧:老师已经不在人世,又怎么能见到你衔璧(指受辱而死的楚庄王)呢?

【赏析】这首七绝以诸葛亮自况,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首联点题,用“与”字领起全诗,说明自己虽不求名闻天下,却也要效法诸葛亮为国尽忠。颔联写自己虽然不谋求声名,但仍然要为先君报国雪耻,收复中原。颈联写自己为国奔走,南征北伐,终于平定叛乱,统一天下。尾联回忆诸葛亮在世时,自己追随他左右,共同筹划大计。如今诸葛亮已经去世,自己又能到哪里去寻找他的踪影呢?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深深怀念。这首诗意境高远,感情深沉,既有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又有对自己命运无常、功名无成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