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城空、冷风黄叶,君来始获精思。昨年放眼章华上,仿佛猎徒飙驶。堪乐矣。聚司马元龙,入我毫端水。懒真堂里。遇花谱唐宫,十分春色,邀客展芳袂。
尘途浊,耐可欹眠井里。侏儒耻向分米。移居只在秋塍畔,东望海云初起。文章事。似雪乳盈瓯,续取连宵醉。蕉筒索寄。纵铸就并刀,象觿双佩,难解此心系。
摸鱼儿·答嵋雪叠前韵
怨城空、冷风黄叶,君来始获精思。昨年放眼章华上,仿佛猎徒飙驶。堪乐矣。聚司马元龙,入我毫端水。懒真堂里。遇花谱唐宫,十分春色,邀客展芳袂。
尘途浊,耐可欹眠井里。侏儒耻向分米。移居只在秋塍畔,东望海云初起。文章事。似雪乳盈瓯,续取连宵醉。蕉筒索寄。纵铸就并刀,象觿双佩,难解此心系。
注释:
怨城空:怨愤的城楼已经空无一人。
黄叶:秋天的黄色叶子。
君来:你来了。
精思:深刻的思考。精,深刻。
昨年:去年。放眼:远眺。章华:指章华台,古代楚地名。
仿佛:好像。猎徒:打猎的人。飙(biāo)驶:疾驰。
乐矣:高兴极了。
聚:聚集。司马元龙:晋代人,字季重,曾任中军将军和司徒左长史等职。
毫端:笔尖。水:墨汁。
懒真堂里:在闲适的书房中。
花谱:指《花间集》,是唐代文人词作总集。唐宫:皇宫。
十分春色:满园春色。
芳袂:芳香的手帕。
尘途:污浊的道路。
欹(yī)眠:斜倚着睡。欹,斜倚。
侏儒:矮人。分米:量词,一斗米的十分之一为升。这里泛指小器物。
秋塍(chéng)畔:秋天田埂边。
海云:大海上的云朵。
文章事:文学艺术之事。
象(xiàng)觿(xī):象牙和牛角制的锥形工具,用来钻凿。
蕉筒:一种竹制的筒状物品,常用于盛贮酒或食物。
并刀:古代的一种宝剑名。
象弭(mǐ)双佩:用象牙制成的马鞭和牛尾饰,用以装饰腰间。弭,马尾饰。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任成都知府期间,与友人相聚之时所赋。全词以议论为主,夹杂一些描写,但主要不是抒情之作。
“怨城空”三句承“昨年”、“君来”、“精思”,“昨年”二句说去年秋天,作者曾登临章华台眺望,看到一片秋色;“君来”一句说自从有朋友来到成都以后,作者才有机会纵情文思;“堪乐矣”三句说这真是快乐之极!因为有了这位朋友,他才得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写下许多佳作妙文。
“居”,动词,住在这里。“只”表强调,只有。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生活清贫,但是能安下心来专心写作,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尘途浊”以下六句写自己对现实的看法,意思是:“尘世”是污浊的,“侏儒”是卑陋的,“分米”是微小的。这些比喻都是贬义的,说明作者鄙视那些趋炎附势、阿谀逢迎、俯首听命于权贵的小人。“井里”二字用典,意谓他们只能在狭窄的井底爬行。“侏儒耻向分米”,就是“侏儒自甘居于井底”。作者认为,只有像司马迁一样的人,才能不卑不亢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移居”四句写自己对成都生活的向往和对前途的憧憬。“移居”二字用典,意思是说作者准备搬到成都去安居了。“秋塍”(chéng)畔,指田野中的田间小路,这里指成都郊外的田园。“海云”二字用典,意思是指天空中美丽的云彩,这里指成都周围的山峦。作者希望在成都定居后,能够欣赏到更加优美的自然风光。
末句“文章事”三句写自己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志趣。“文章事”三句用典,意思是说:正如那雪白的乳汁装满一只大碗,我还要继续努力写出更多优美的作品来;而像蕉筒这样的美酒,尽管可以换来珍贵的礼物,但我还是要把它留给自己享用。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世人的赏识和喜爱。
整篇词通过议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追求,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