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开了,香雪飘池阁。白杨向西自舞,飒飒东风恶。寒食清明到也,谢豹应觉。啼声呜唈。苦催春瘦,惹起愁肠周匝。
如此良辰美景,度若隙驹霎。况又时事变迁,种种无从说。自去荒郊祭扫,焚纸灰飞蝶。望空踯躅。凄不定,依约犹留冷松角。
六幺令 · 清明
棠梨开了,香雪飘池阁。白杨向西自舞,飒飒东风恶。寒食清明到也,谢豹应觉。啼声呜唈。苦催春瘦,惹起愁肠周匝。
如此良辰美景,度若隙驹霎。况又时事变迁,种种无从说。自去荒郊祭扫,焚纸灰飞蝶。望空踯躅。凄不定,依约犹留冷松角。
注释:棠梨花开了,香气弥漫在池阁之间。白杨树向西方翩翩起舞,风儿吹得飒飒作响。寒食节的清明时分到了,谢豹应该能够感觉到。柳树上的鸟儿啼叫的声音非常悲凉。春天的景色美好,但是时光却如同流星一般短暂。况且现在时局多变,各种情况无法说清楚。我独自离开城市去郊外祭扫祖先,烧纸钱和纸钱上飞舞的蝴蝶一起飘散在空中。我仰望天空犹豫不决,心中充满不安。依稀还能看到远处有一棵苍劲的松树。
赏析:
“棠梨开了,香雪飘池阁”是全词的开篇,用景语点明时间——清明时节,地点是池塘边的阁楼。“棠梨”是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果实可食也可入药,这里用来写花,以花喻人,既写出了花的颜色,又写出了花的姿态。“香雪”则是指梨花,因为梨花洁白如雪,所以称香雪。而“池阁”指的是池塘旁的楼阁。“白杨向西自舞,飒飒东风恶”两句是写风,也是以风写人。白杨树向西翩翩起舞,这是春风在起作用。然而这股春风却是令人讨厌的,因为它带来了寒意。这里的风既有自然之“风”,又有社会之“风”。
过片三句:“寒食清明到也,谢豹应觉。”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天,所以清明时节已经到来。谢豹应该是作者的朋友或者熟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清明节已经到了,但是谢豹应该能够感觉到。谢豹是谁?从后文可知,他应该是一个懂得欣赏春天的人,他应该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干什么事情。
“啼声呜唈。苦催春瘦,惹起愁肠周匝。”这句是说柳树上的鸟儿啼叫得非常悲哀,它的声音就像是在催促春天快点过去一样,这样春天就会变得更加消瘦了。这样的场景让作者感到无比的悲伤,他的愁绪像一圈圈地围绕着他。
“如此良辰美景,度若隙驹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眼前的这个美好的节日就像一匹快马一样转瞬即逝。在这里,“良辰美景”指的是清明时节的好天气和风景;“隙驹”指的是时间就像一匹快马一样飞快地跑过去。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眼前的这个美好的节日就像一匹快马一样转瞬即逝。在这里,“良辰美景”指的是清明时节的好天气和风景;“隙驹”指的是时间就像一匹快马一样飞快地跑过去。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眼前的这个美好的节日就像一匹快马一样转瞬即逝。
最后两句:“况又时事变迁,种种无从说。自去荒郊祭扫,焚纸灰飞蝶。”这里的意思是指现在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是无法说得清楚的。于是作者决定去郊外祭扫祖先,烧纸钱,看飞散的纸钱和纸钱上的蝴蝶一起飘散在空中。
“望空踯躅。凄不定,依约犹留冷松角。”这句意思是说,望着天空不知所措。这里的“踯躅”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徘徊不决,犹豫不决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着天空发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整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时刻所感受到的心情:一方面是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另一方面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忧虑。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深意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