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柴荆,有嘉客、远寻茅屋。侵屐齿、槛横浮翠,砌添新绿。帝里旧游蝴蝶梦,田间今和渔樵曲。几年来、世事似浮云,多翻覆。
槐风起,凉生粟。雷雨过,花如沐。且论文把酒,更开棋局。此夕莫愁银箭急,明朝又向红尘逐。问东篱、菊绽可重来,村醪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语言及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然后逐字逐句地分析作者在选材、组材、构思等方面所下功夫以及用意所在。此诗为七言律诗,首联“小隐柴荆,有嘉客、远寻茅屋”写诗人邀请客人到自己家做客,“柴荆”即茅草门,“嘉客”是客人的意思,“茅屋”即草房,诗人自谦地说自己住的是茅草房,以此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款待;颔联“侵屐齿、槛横浮翠,砌添新绿”写诗人邀请客人到自己家做客,“侵”指侵润,“屐齿”即木屐齿,这里泛指鞋子,诗人请客人到自己的家去游玩,脚下的鞋都沾满了青苔,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家的庭院景色美丽宜人,吸引着人们前去欣赏。颈联“帝里旧游蝴蝶梦,田间今和渔樵曲”写诗人邀请客人到自己家做客,“帝里”指京城,“蝶梦”指梦中的蝴蝶飞舞,这里比喻皇帝的繁华生活,与诗人的田园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田间”指农村,“渔樵曲”指渔夫和樵夫的劳动号子,诗人邀请客人到自己家做客,这里的农家生活与帝王生活相比,显得更加朴素自然。尾联“问东篱、菊绽可重来,村醪熟”写诗人邀请客人到自己家做客,“东篱”即菊花旁边的篱笆,“菊绽”指菊花开放,诗人邀请客人到自己家做客,询问主人家的酒是否酿好了。

译文:

我住在山中小屋,有贵宾远道来访,就邀他到我家做客。

我家门前的小路被践踏出痕迹,院墙上挂着爬山虎藤蔓,院子里又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京城里的往昔游历如同梦中蝴蝶飞过,田间现在唱起了渔夫和樵夫的歌谣。

几年来的世事好像云烟一般变幻不定,多翻覆。

槐树风吹动树叶发出飒飒声响,雷雨过后花上沾满雨水。

我们边论文论文边喝酒,一边下棋一边谈笑风生。

这个夜晚不要让金杯酒喝得太快,明天又得回到红尘中去追逐名利。

问那东篱旁的菊花何时再次盛开?村里的酒已熟透。

赏析:

此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起首二句点出隐居之所,以“柏棠村”三字领起全篇。“柏棠”当是地名,亦可能是借指高洁的品格。“赏牡丹”四字则点明词人的活动内容。“小隐柴荆”,有嘉客、远寻茅屋。“柴荆”即茅草门,“嘉客”是客人的意思。“有嘉客”、“远寻茅屋”说明词人不慕荣利,甘于淡薄,而能广结良朋,故能邀来佳宾。

下片写宴客之趣。“侵屐齿、槛横浮翠”,“侵”字状履齿之深,“横”字形容栏杆之斜;“浮翠”二字则描摹出庭院之秀美。“砌添新绿”,承上启下,写新绿从何而来?原来是新栽的花草。“帝里旧游蝴蝶梦”一句化用宋玉《高唐赋》,“帝里”代指京都。“蝶梦”暗喻皇帝的生活,而“帝里旧游”与“田间今和”两相对照,更见出词人与友人的清高脱俗。“几时归去?”一个“问”字把这种感慨写得婉转蕴藉。

结尾两句是全词的关键:“问东篱、菊绽可重来,村醪熟。”这是词人的真情发露。词人邀友同饮,席间设酒助兴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相聚,畅饮欢谈,兴致正高之际忽听主人问道:你何时再来呢?言外之情不言而喻。词人既感叹时光流逝,又感伤人生无常。

这首词上片写宴客,下片写惜别。全词通过宴客和送客两个场面的描写,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相知相亲的情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