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苑词人,秦川贵介,翩翩早下双阙。琴台曾否犹存,商馀有无堪蹑。春风凫舄,到时正、芳原花发。试听取、闾井弦歌,抛却故山烟月。
红烛灺、离尊未歇。骊唱罢、角声又咽。人冲嵩少寒云,马嘶驿亭霁雪。唐贤旧地,谁更把、风流重接。好谱成、于荐新声,莫让当年前哲。
东风第一枝·途中送春
梁苑词人,秦川贵介,翩翩早下双阙。琴台曾否犹存,商馀有无堪蹑。春风凫舄,到时正、芳原花发。试听取、闾井弦歌,抛却故山烟月。
红烛灺、离尊未歇。骊唱罢、角声又咽。人冲嵩少寒云,马嘶驿亭霁雪。唐贤旧地,谁更把、风流重接。好谱成、于荐新声,莫让当年前哲。
【注释】:
“梁苑”:古地名,这里指北宋的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当时文人墨客云集之地,故称“梁园”。
“唐贤”:唐时的名士。
“于荐”:即《于阗献颂》,汉张骞通西域,得于阗乐,后传入中原,为《于阗颂》和《于阗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情的小令,上片写诗人在途中所见到的景象。“梁苑词人”,指作者自己。他早年曾在洛阳做官,所以自称“梁苑词人”。这一句点出自己的身份。“秦川贵介”,指陕西地区,以产金闻名。唐代诗人杜甫曾写过“秦川饶宝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诗句。“翩翩”两句,写自己由长安(今西安)出发,去洛阳(今属河南)。“琴台”二句,写诗人经过洛阳城时的情景。相传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至洛阳,弹琴高歌,其妻劝之:“子有国归,其弦则坏。”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封赏他的随从人员,唯独忘了弹琴的人。这两句意思是说洛阳城内还有琴台遗迹。“春风”三句,是说经过洛阳以后,诗人又继续西行,来到了华山脚下。华山在洛阳西南面,所以诗人说“到时正、芳原花发”,意谓到了春天,山上花开了,满山遍野都是。“骊唱”二句,是写华山山下的情况。骊,同“骊”,地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据《列子·汤问》载,周穆王西游昆仑山,见瑶台玉楼,听到天上的音乐歌声,就派八骏拉着车子到昆仑山顶上去取来天乐。“角声”二句,是说当诗人登上华山之后,听到了山上传来的角声和号角声,这时天气已转晴,雪也停了。“寒云”、“霁雪”四字,把华山一带的自然景色写得极为真切动人。“唐贤”二句,是说诗人来到华山后,发现华山上有唐时的贤人留下的遗迹。“谁更把”二句,意思是说现在谁还能像唐代的文人们一样,再重新创造一些新的音乐呢?诗人对当时的统治者没有采取什么态度,只是慨叹唐时贤人留下的遗迹不能再现了。“好谱”二句,是说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写出像《于阗献颂》这样的新作品来,不要被过去的前代的学者们所淹没了。“莫让”二句,是说过去历史上的许多杰出的人才都湮没了,希望后人不要重复这种历史悲剧,要使历史上的贤者能留芳百世。
这首小令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但它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对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感慨。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感情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