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簟炎多,纱闱睡少,宵深听尽更更。双桂楼前,露珠点滴无声。帏前一灯岑寂,听桐阴、瑟瑟风轻。朦胧里,见亭亭玉立,莲面如生。
恍若烟云围绕,看霞光焕发,欲认难清。秀慧丰姿,观来绰约神莹。机梭往回抛处,有天孙、彩结晶瑛。鸦报晓,夜将阑月半明。
【注释】
冰簟(diàn):竹席。簟,竹席。炎:炎热。纱闱(wéi):纱帐。帏(wéi)前:指帘子前。更: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岑寂:寂静无声。桐阴:梧桐树的树荫下。朦胧(méng lóng):模糊不清的样子。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苗条秀丽。霞光焕(huàn)焕发:形容光彩闪耀夺目。霞光:朝霞。天孙:织女星,这里比喻织布的人。彩结晶瑛:彩色像玉石一样晶莹。鸦(yā)报晓:报晓的乌鸦叫声。
【译文】
竹席上酷热难当,纱帐里睡意全无,夜深了还听到更鼓的声声敲击声不断。在双桂楼前,露珠点滴着,静悄悄地滴落。帘子前点着一盏孤灯,四周静悄悄的。听着梧桐树荫下飒飒风声轻拂。在朦胧中看见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莲脸如生,宛若莲花般美丽。
恍惚间好像烟雾缭绕,周围云雾弥漫,看那耀眼的霞光灿烂夺目,却难以分辨清楚。那女子秀慧丰满,神采飘逸动人,她的美丽令人观之难忘。机梭往来飞动,织布的人来回穿梭,有如仙女天仙一般,织出的锦缎光彩照人,犹如五彩缤纷的玉石般绚丽。乌鸦报晓,夜将阑,月亮半明半暗。
【赏析】
《声声慢·咏桂花》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是一首写赏月怀人的佳作。词的上片写月夜所见之景与所闻之声。词的下片则以“恍”字为引,写其所见之形和心之所思。整首词构思巧妙、含蓄蕴藉、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