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点铜龙,缓敲檐铁,欣闻春雨纷纷。
笼雾青纱,照来烛影偏清。
隔闱共说安民语,喜听来、句句真诚。
黯消凝。
炉内香残,案上灯昏。
运筹决尽承平策,奈安边少计,鬓角愁生。
一样无眠,静传银箭沈沈。
祝天早罢干戈事,愿从今、永庆升平。
倚窗听。
残溜声低,滴至黎明。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稼轩所作的《高阳台·感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漫点铜龙,缓敲檐铁,欣闻春雨纷纷。
漫点铜龙:随意点亮铜龙灯,象征着喜庆和繁荣。
缓敲檐铁:轻轻敲打着屋檐上的铁制装饰,发出悦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欣闻春雨纷纷:听到春天的雨水滴滴答答地落下,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笼雾青纱,照来烛影偏清。
笼雾青纱:窗外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如同青色的纱幔笼罩着整个房间。
照来烛影偏清:蜡烛的光芒透过薄雾,显得特别明亮而清晰。
隔闱共说安民语,喜听来、句句真诚。
隔闱:隔着窗户或门,意味着彼此不在同一空间内。
共说安民语:共同讨论如何安抚民心、解决民间疾苦的话语。
喜听来、句句真诚:喜欢听到对方的话,因为它们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语。
黯消凝。
黯消凝:内心黯然失色,神情忧郁。
炉内香残,案上灯昏。
炉内香残:火炉中燃烧的香料已经燃尽,只剩下了灰烬。
案上灯昏:书桌上的灯火也变得昏暗不明。
运筹决尽承平策,奈安边少计,鬓角愁生。
运筹决尽承平策: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系列应对国家和平的策略。
奈安边少计:然而在边疆方面却缺乏更多的计策,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鬓角愁生:因为这种状况而感到忧虑不安,忧愁之情油然而生。
一样无眠,静传银箭沈沈。
一样无眠:大家都没有睡好觉,因为都在为国事而焦虑。
静传银箭沈沈:静静地听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仿佛听到银箭滴答声,声音低沉而悠长。
祝天早罢干戈事,愿从今、永庆升平。
祝天早罢干戈事:祈求上天能够早日结束战争,让百姓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愿从今、永庆升平:希望从此能够永远保持和平稳定的局面。
倚窗听。
倚窗听:静静地倚靠在窗边聆听外面的风声。
残溜声低,滴至黎明。
残溜声低:雨水慢慢流落,声音低沉而缓慢。
滴至黎明:直到天色破晓时分,雨水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