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院风多,蕉窗雨过,无端又动离愁。百结柔情,涌来万绪千头。堪怜误却英姿女,到而今、尘念皆休。恨悠悠。往事思量,心若悬钩。
别来屈指须三月,劝加餐珍重,勿念归舟。咫尺天涯,凄凉两地皆秋。堪欣已定同偕处,想人生、那得长留。和清讴。剔尽银釭,听断更筹。

【注释】

高阳台:宫调名。此为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

丙午秋:宋高宗绍兴三十四年(1164)至次年的九月,孝宗赵眘在位。

苏署:指杭州。

梧院风多,蕉窗雨过,无端又动离愁。百结柔情,涌来万绪千头。堪怜误却英姿女,到而今、尘念皆休。恨悠悠。往事思量,心若悬钩。

【赏析】

词写离别之情。上片首二句点明时间:秋天的七月(丙午秋);地点:官舍(苏署)。下片写别后的思念。“别来屈指须三月”一句,说明自与情人分别后已经过了三个月,这“三月”,是实指,也是虚指,实指是指自己和情人分别的时间;虚指是指从分别到现在已过了很长时间了。“咫尺天涯,凄凉两地皆秋”,言虽近在眼前,但彼此都感到遥远;虽然都是同一个季节,但却是不同的地方,有如天涯之远一样。“想人生、那得长留。”这句说,想我们这样的生活,哪里能够长留?“和清讴”,即唱清歌。“剔尽银釭”,即把灯剔亮。“剔”通“剔”,剔灯也。《红楼梦》中林黛玉曾用“剔银灯”形容贾宝玉对晴雯的关心。此处以“剔尽银釭”喻情深。听断更筹:旧时计时的方法是,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五刻,合起来就是两小时。这里是说,听着漏壶的滴答声,直到天明。

此词上片写别离之后的痛苦心情,下片写别后的思念之情,并借景抒情。全词以“离愁”、“离恨”为主,感情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