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才听罢琴弦。又写浣花笺。揭帘有人来否,一径但寒烟。
花扑雪,柳飞绵。晚春天。何来笑语,袅袅丹霄,人上秋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诉衷情·秋千》。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译文:

  1. 小亭才听罢琴弦
  2. 又写浣花笺
  3. 揭帘有人来否
  4. 一径但寒烟
  5. 花扑雪,柳飞绵
  6. 晚春天。何来笑语
  7. 袅袅丹霄,人上秋千。

译文:
刚刚结束一场弹琴演奏,又拿起笔写下了书信。我掀开窗帘,看到有人来访吗?一条小路只有寒烟笼罩。
花朵在雪花中纷乱飞舞,柳枝像丝线一样飘动。这是不是春天来临了呢?是谁带来了欢笑的声音?天空中云彩缭绕,有人站在秋千上荡漾。

注释:

  • 小亭:指亭子或亭台,一种建筑形式,常用于园林之中以供休憩。
  • 才听罢琴弦:刚听完琴弦弹奏的声音。”才”字在这里表示刚刚、刚刚的意思。
  • 又写浣花笺:重新写了一封书信,可能是指写给某人的信。”浣花笺”是一种书写用的纸,通常用在书信上。
  • 揭帘:揭开门帘或窗帷。
  • 有人来否:询问是否有人来。”否”表示疑问词。
  • 一径:形容小路直且长。”径”表示路径或者小路。
  • 寒烟:寒冷的烟雾,常用来形容秋冬季节的景象。
  • 花扑雪:花朵落在雪花上的情景。”扑”字描述的是花瓣与雪花接触的动作。
  • 柳飞绵:柳枝像丝线一样柔软地飘散着。”飞”字描绘了柳枝随风飘舞的样子。
  • 晚春:春季的一个时期,一般指冬季之后的时节,气候变暖,万物开始复苏。
  • 笑语:欢笑的声音,指人们交谈时发出的声音。
  • 袅袅:形容轻柔、飘逸的样子。
  • 丹霄:红色的高空,比喻天空中云彩缭绕的地方。
  • 人上秋千:有人正在秋千上荡漾。”人上”意味着有人在上面。

赏析:
苏轼这首《诉衷情》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季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小亭才听罢琴弦”和“又写浣花笺”两句,营造出了一种静谧的氛围,琴声和书信似乎成为了诗人情感交流的桥梁。接着,诗人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如“花扑雪,柳飞绵”,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之感。最后两句“晚春天。何来笑语,袅袅丹霄,人上秋千”则通过对比春夏之交的喜悦氛围与秋冬之交的寂寞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又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