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鸦啼风细,落月春芜满地。香尽画楼闲,知道玉人沉醉。
君记。君记。正是消魂天气。
【注释】
①帘外:指室内的窗前。鸦啼风细:乌鸦啼叫,春风拂动,风声细微。
②春芜:春草。
③香尽:花谢,残香已消尽。
④玉人:美女。
⑤消魂天气:令人销魂的天气。
【赏析】
此词写惜别的伤情。上片写景。“帘外鸦啼”,点时令,写环境。“落月春芜”,写离愁。下片抒怀。“君记”句,以问语领起全词,表明词人对友人离别时刻的追思;“正是”二句,承“君记”之意,写自己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无限留恋之情。
帘外鸦啼风细,落月春芜满地。香尽画楼闲,知道玉人沉醉。
君记。君记。正是消魂天气。
【注释】
①帘外:指室内的窗前。鸦啼风细:乌鸦啼叫,春风拂动,风声细微。
②春芜:春草。
③香尽:花谢,残香已消尽。
④玉人:美女。
⑤消魂天气:令人销魂的天气。
【赏析】
此词写惜别的伤情。上片写景。“帘外鸦啼”,点时令,写环境。“落月春芜”,写离愁。下片抒怀。“君记”句,以问语领起全词,表明词人对友人离别时刻的追思;“正是”二句,承“君记”之意,写自己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无限留恋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时,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同时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句。 “落花篇”是题目,表明了这首诗的题材,也点明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咏叹春花凋落的伤春之诗。 “东风绿遍芳洲草,春昼落花啼鴂早。”首联写景。春天来了,东风把芳洲吹绿了,百花争艳。春日的阳光下,花儿在枝头啼叫,而它们的生命却是如此短暂。此两句以乐景写哀情
【解析】 此诗写江南的美景,以虎丘、真娘墓为中心,描绘出一幅“虎阜更如何”的美丽江南风光图。首句点明题意:在江南好的地方,还有哪里能比得上虎丘更好呢?第二句写虎丘祠前的罗袜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怀念其亡妻韦氏而建造的。第三句写虎丘附近有一处真娘墓,真娘墓上有许多绣花垫。最后一句写月夜在虎丘听笙歌的情景。 【答案】 忆江南 其三 本意 江南好,虎阜更如何。 短簿祠前罗袜浅,真娘墓上绣茵多。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江南好,其次忆苏州。” - 关键词解释:“江南”和“苏州” - “江南”是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特指中国东南地区。 - “苏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以其园林、丝绸闻名。 - 诗意表达 - 诗人首先表达了对江南地区的热爱和赞美,认为它是中国最美好的地方之一。然后,他转而提及了“苏州”,作为第二个被提及的城市。 - 这里的“其次”可能意味着虽然苏州有其独特的魅力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江南好,携手慧山傍 - 诗意解读:表达了作者对于江南地区的喜爱和赞美。这里的“江南好”是直接的表达,而“携手慧山傍”则描绘了一个和谐的画面,两人手牵手站在美丽的慧山旁边。 - 关键词注释:江南 - 指的是长江下游的一带地区,这里特指中国南方。 - 慧山 - 通常指风景秀丽的山,可能在这里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山峰或者自然景色。 - 赏析:诗人用“江南好”来开篇
江城腊月雪花白,层冰峨峨照大泽。 北风夜卷鸿雁号,念子犹为倦游客。 君家正对天目山,江涛日夜鸣潺湲。 翻然仗剑游淮泗,中都旧是兴王地。 百战关河骨已枯,英雄割据何代无? 昔人事业随流水,高歌击筑浮云徂。 吴子生平重然诺,百年意气真堪托。 肘后常悬数石弓,腰间屡吼千金锷。 酒酣耳热兴飞扬,新诗往往凌寥廓。 目下坎壈何足悲,人生富贵安可知? 乌啼哑哑鼓声曙,明朝匹马下邳去。 【注释】 1、江城
【注释】 东湖:即今杭州的西湖。步月韵:即步韵,指和诗。沈南疑:诗人的朋友。当湖:地名,在杭州附近。妙句:好诗句。竹窗灯:指月光下竹窗中透进来的灯光。蘸波:水波荡漾的样子。弱柳:柔嫩的柳条。拖千缕:形容波光粼粼。窥户:偷偷看人家。新蟾:新月。透半棱:月亮半圆的样子。鼓角:战鼓和号角的声音,这里比喻军营中的号令声。荒城:荒凉的城墙。催暝客:催促黄昏的客人。鱼虾:水中的小鱼小虾。小市:小集市
【注释】 叠韵:诗歌的一种形式,要求每两句为一组,每组的韵脚相同。送:赠送。借山:隐居山林。莼丝:一种水生植物,可以做成食品,这里指鱼。归:返回。座中怪我头先白, 花底逢师眼倍青:座中的人觉得诗人的头发已经变白了,而花底下的那位老师却显得精神饱满。怪、倍:都表示惊讶。云山:指高峻的山。麋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生活在山林之中。欲忘形:指与世无争。何当:什么时候。访:拜访。禅栖处:和尚住的地方
【注释】 寒食:古代节气名。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二日。 白首交游惟孺子:指诗人与徐启远的友谊。孺子:对年轻后辈的尊称。 青山著述有潜夫:指诗人著书立说,有深远影响。 小圃:庭院园地。 跂望:盼望、期待。 蓬壶:蓬莱山的美称。 【赏析】 “分明”两句,写景,描绘一幅清明时节,远村寒食图。 “烛影”一句,写情,表现作者在清明之夜,独坐孤灯下,怀念友人的情感,也抒发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泽畔行吟者,幽思托杳冥。 孤帆收夕照,渔火乱春星。 细雨寒潮白,疏烟晚岫青。 殷勤怀远客,裘马日飘零。 注释:在水边徘徊吟咏的行人,他的思绪寄托在茫茫宇宙之中。他收起了孤帆,夕阳的余晖被收拢,渔夫的灯火与天上的星辰相互映衬。细雨、寒潮让白色的水面显得更加清冷,而稀疏的烟雾和青山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青色。对于远方的客人,诗人表现出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担心他们因为旅途的艰辛而变得憔悴不堪
《南歌子 咏所见》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通过对色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诗句解释如下: - 嫩绿含烟舞:描述春天的嫩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烟雾般飘动。 - 妖红映水明: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夺目,与水面相映成趣。 - 珠宫宝幕胜层城:比喻花丛如同宫殿般华丽,胜过层层叠叠的城池。 - 蓦地绛云深处:突然之间
【注释】宁化:地名,今属福建省。清流:地名,今属福建省。归化:地名,今属福建省。路隘林深苔滑:指山路狭窄、树林茂密,路上有青苔滑溜难行。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今天要去什么地方呢?径直指向武夷山脚下。武夷山:名胜古迹,位于福建西部。山下:指武夷山的脚下。风展红旗如画:风中飘扬着一面红旗,好像画一样。 【赏析】《如梦令·元旦》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作者新年登高望远的壮志豪情
【诗句】 梦到浔阳九派。 依旧云山遮碍。 浪阔雁鸿遥,堪笑燃犀照怪。 欸乃。 欸乃。 夜夜船空月载。 【译文】 梦中来到浔阳城,江流九派景色美如画。 依然有云雾和山峦遮挡视线,大江之水宽广无边。 雁鸟在天空中飞翔,而我却可笑地点燃了犀牛角。 划桨声声不绝,夜色渐深,只有孤舟随月亮漂泊。 【注释】 1. 梦到浔阳九派:梦里来到了长江的九个分支。浔阳,地名,即今江西省九江市,因境内有湓江、彭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技巧等进行赏析。 “庭苑晓风吹透”,庭院里的花草在晨风中摇曳。“正是明月时候”,月亮当空,正是月明星稀的好时节。“行过碧阑干,一带绿波常皱”,我走过栏杆,看到那碧绿色的江水常常是皱纹般地皱起。“消瘦。 消瘦。 那得容颜如旧。”我瘦了。我瘦了,怎么能够恢复往日的容颜呢
这首诗的内容是:咄咄向空书怪。 诗了还添酒债。 朝暮看云烟,过眼皆成身外。 知戒。 知戒。 劳逸惟凭大块。 注释与赏析: - 咄咄:形容声音响亮、急促。 - 向空:面对空中。 - 书怪:写字作画,创作出奇特的怪象。 - 诗了:写诗作诗。 - 还添:增添、增加。 - 酒债:比喻债务或烦恼。 - 朝暮:指白天和晚上。 - 看云烟:观察云彩变化。 - 身外:身外之物,比喻不重要的事物。 - 劳逸
诗句释义:刚刚走过鹧鸪啼叫的地方, 又来到了郁鸡飞翔的地方。 走尽天边越地,总是看到一江烟雨。 回去吧,回去吧, 芳草从未迷住你。 译文:刚刚走过鹧鸪啼叫的地方,又来到鸟儿飞翔的地方。走遍天边的越地,总是看到一江的烟雨。回去吧,回去吧,芳草从不迷住你。 注释:才过 鹧鸪啼处:刚经过鹧鸪啼叫的地方。 鹧鸪啼声凄厉而悠长,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又到郁鸡飞处:又来到郁鸡飞翔的地方。
诗句释义: 未完的藤竹,又进入一个乔木。 傍晚时分在鱼篷停驻,萤火虫的光芒照亮我孤寂的夜晚。 相随。 相随。 已经和白鸥情投意合了。 译文: 没有完成那弯弯曲曲的藤竹,我又进入了另一个弯弯曲曲的乔木。 到了傍晚我在鱼篷停下,萤火虫的光芒照亮了我孤寂的夜晚。 我们相互追随。 我们相互追随。 我已经与白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象
一夕恩情似梦。 臂上犹书娇凤。 欣口再来时,天曙更无人送。 莺哢。 莺哢。 费尽春声何用。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属于宋词的词调之一,原为唐教坊曲,因《如梦令》词中有“如梦”二字,故取以为调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一夕恩情似梦:一夜之间,夫妻间的亲密情感就像梦境一样美好。 臂上犹书娇凤:妻子在手臂上还画着美丽的凤凰图案。 欣口再来时:期待丈夫再次归来的日子。
【注释】 “如梦令”是词牌名,本词为作者自度曲。 相看:互相看着。 难下:形容心情沉重、难受。 魂作柳绵飞,片片粘人珠靶:像柳絮一样飘飘荡荡飞落下来,粘在身上像珍珠的靶子一样。 休嫁:不要嫁了。 【赏析】 上片写女主人公因丈夫被贬而伤心难过。起二句,写她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含泪相看,不忍离去,手执丝鞭,却难以下马,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下两句写她对丈夫思念之深。魂作柳绵飞,片片粘人珠靶
【注释】答龚柴丈:回答龚柴之问。见怀:即见信。柴丈,尊称对方官职的称呼;见信,指回信。嵩华:嵩山和华山,均为五岳之一。 【赏析】本词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上阙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嵩华美景,下阙则以问答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题材作品
【注释】 顶上三毛摇曳。:头顶上三根毛发摇摆不定。 个是华山冠制。:这顶帽子是华山的式样。 遍体锦文圆,妒杀画堂羽翠。:全身都绣着华丽的花纹。 无计。无计。大尾更须三岁。:没有办法。没办法。尾巴更长了三年。 【赏析】 《如梦令·华山顶上三毛》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之一。此词上片写头戴华山帽饰,下片写其华丽之状,最后用反诘语气作结,既写出了帽子之华贵,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华贵的不屑一顾
【注释】 1. 小阁:指女子闺房。廉纤:细雨。金鸭:古计时器,以铜为管,下置水银。一炷:即“一柱”,指燃香时间极短。 2. 临别:离别之时。苦丁宁:再三叮咛、嘱咐。 3. 携手:手拉手。画栏:栏杆上绘有彩画,供人登临观赏的栏杆。 4. 长日:长时间。飞絮:柳絮。这里指杨柳的飞花。 【赏析】 此词写惜别的情怀。上阕写闺中送别的情景;下阕写别后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明丽,情意绵密深长
诗句:高楼酒一卮,肠断分离处。 译文:在高楼上举杯饮酒,心中满是离愁别绪,因为分别而痛苦不已。 赏析: 1. 诗词创作背景 - 苏轼生平与词作: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以其豪放的词风著称。这首《生查子》是他在一次离别后所创作的词,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 苏东坡与苏伯固的关系:根据记载,苏伯固是苏轼的朋友,两人有过多次的交往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通读全诗,逐句解读,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或要求写出答案即可。 本题中“江南好”是第一层,点明主旨;“最忆石头城”,第二层,诗人对金陵(石头城)的回忆;“孙楚楼边春系马”,“莫愁湖畔夜弹筝”,第三层,描写金陵的美好风光;“佳丽胜西京”,第四层,总结全文,赞美金陵胜景。赏析时要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进行
【注释】 杨柳枝:乐府《横吹曲辞》旧题,本奏曲有《杨柳枝》、《折杨柳》、《杨柳枝词》等。 萧郎:古代传说中指春秋时秦穆公的小儿子异人,字子楚,后来封成阳君。后泛指所爱的人。 归:回家。 画帘:绘有图画的帘子。 六铢衣:古代一种轻软的衣服,以六铢为一尺(约重四两)。 篆烟微:篆刻的印章模糊不清,形容烟雾缭绕。 秋千索:儿童游乐用的秋千上的绳索。 桐花落:梧桐树开的花,即白花。 怨春晖
【注释】 山屏:指江边的山,也指远山。 双桨:泛指划船用具。 羌管:古代一种乐器,这里指羌笛的乐声。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在江边思念情人。全词以女子的口吻抒写相思之情。首句写山鸟和水鸟啼叫,表现了环境的幽美;二句写水阔山青,路欲迷,更显出环境的清幽;三句写愁情难遣,借“双桨迟”来表达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四句写酒醒梦断,更见其相思之苦;五句写花儿无聊无色,月光又低,更增其相思之苦
长相思·山屏 注释: 1. “梅花天”:指的是春天。 2. “杏花天”:指的是春天。 3. “春在前溪梅杏边”:春天到了,在小溪的两岸都有梅树和杏树。 4. “花开两岸烟”:意思是花朵开放时,仿佛有烟雾弥漫。 5. “风满船”:风吹得船满了水。 6. “雨满船”:雨打湿了船。 7. “风雨寒灯夕不眠”:夜晚,风雨交加,灯光昏暗,诗人无法入眠。 8. “愁来更可怜”:愁绪袭来时,更加让人觉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