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难再,任绯桃开罢、黄鹂啼碎。人世繁华谁占得,漫说吹箫都尉。羯鼓三挝,螺卮百罚,依旧腾腾醉。投竿抱瓮,妒君此愿先遂。
还想八斗才华,金锵玉戛,如听歌钟肆。记得画堂红蜡暖,共瞰鱼羹鸠鲙。鳄浦书遥,羊城梦断,但见盈车鬼。屋梁明月,照人此际难睡。
【注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指青春。绯桃:红桃。黄鹂:黄莺,这里指春景。占得:取得、拥有。吹箫都尉:指汉武帝时著名乐师李延年,因擅长吹箫而得到武帝宠幸。羯鼓:羯鼓是古代的一种鼓,用羊皮做鼓面,所以又叫“羊皮鼓”。挝:打。螺卮:盛酒的玉杯。投竿抱瓮:指归隐生活。妒君此愿先遂:嫉妒你的愿望能够实现。八斗才华:指学识高超。金锵玉戛:形容文辞优美。歌钟肆:《汉书·王吉传》记载,西汉王吉喜欢唱歌,曾作《长安有热客》,歌颂皇帝的功德。画堂红蜡暖:形容富丽堂皇的居室里灯火辉煌。鱼羹鸠鲙:《晋书·张翰传》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名士张翰在洛阳任职时,看到秋风起而想起家乡鲈鱼脍味,于是弃官回乡。鳄浦书遥:指书信往来。羊城梦断:指在广州任职期间梦见广州被敌人攻破,醒来后心情沮丧。盈车鬼:指满载货物的车夫。屋梁明月:指诗人自己。
【赏析】
《念奴娇·述感》,词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归隐的生活和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全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的个人志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首句“韶光难再,任绯桃开罢、黄鹂啼碎”,词人感叹美好的时光不再,春天已经过去。这里的“韶光”指的是美好的时光,“绯桃”和“黄鹂”都是春天的象征。词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第二句“人世繁华谁占得”,词人开始表达自己对于繁华世界的失望。他认为,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占有美好的东西,而是被名利所困扰。这里的“繁华”指的是社会的繁荣景象,“谁占得”则表达了词人的无奈和感慨。
第三句“漫说吹箫都尉”,词人转而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吹箫都尉——汉武帝的李延年。他因为擅长吹箫而得到武帝的宠爱,但词人在这里表示,他并不羡慕这样的人,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这里的“吹箫都尉”指的是历史人物李延年,他因为擅长吹箫而受到武帝的宠爱。
第四句“羯鼓三挝,螺卮百罚,依旧腾腾醉”,词人描述自己回到故乡后的生活。他仍然保持着饮酒作乐的习惯,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羯鼓三挝,螺卮百罚”指的是词人在家乡的生活状态,他依然保持着饮酒作乐的习惯,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腾腾醉”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快乐。
第五句“投竿抱瓮,妒君此愿先遂”,词人继续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只要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里的“投竿抱瓮”指的是一种隐居的生活方式,词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而“妒君此愿先遂”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能够实现自己愿望的自信和骄傲。
第六句“还想八斗才华,金锵玉戛,如听歌钟肆”,词人继续表达自己对于才华的珍视和追求。他认为,只有拥有了出色的才华,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成功。这里的“八斗才华”指的是极高的才华,词人通过这样的比喻来强调自己的才华之高。而“金锵玉戛”则形容文辞优美,如同音乐般的美妙动听。
第七句“记得画堂红蜡暖,共瞰鱼羹鸠鲙”,词人回忆了自己曾经与友人一起品尝美食的快乐时光。这里的“画堂红蜡暖”指的是豪华的居室里灯火通明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于这种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留恋。而“鱼羹鸠鲙”则是美味佳肴的代表,词人通过这样的描写来传达自己对于美食的喜爱和向往。
第八句“鳄浦书遥,羊城梦断,但见盈车鬼”,词人描述了自己远离家乡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鳄浦书遥”指的是书信往来的遥远距离,词人通过这样的描写来传达自己对于亲情的思念和牵挂。而“羊城梦断”则表达了词人对于家乡被攻破的恐惧和担忧,他只能通过梦境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盈车鬼”则是满载货物的车夫,词人通过这样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第九句“屋梁明月,照人此际难睡”,词人最后表达了自己对于夜晚的思考和感慨。这里的“屋梁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洒在屋梁上的景象,词人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于夜晚的思考和感慨。而“照人此际难睡”则表达了词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无法入睡的状态,他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挑战。
这首词通过豪放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于人生、友情和理想的追求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