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西指,有插天垠崿。亘石栈、冈峦纷错。蹑芒屩。看峰回径转,亥磴螺盘,羊肠路恶。两崖去天如削。
列城郭。倚崇墉绝顶,险同剑阁。剩荒垣、断云残角。谁疏凿。自一夫荷戟,百万临关梭巡,前却河山,数重扃钥。
【注释】
镇西逾黄芦岭,度金锁关:越过黄芦岭,渡过金锁关。
汾阳:指山西的汾州。汾阳郡治在州城西南,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垠崿(yín è):山岭。垠,边际。
亘石栈,冈峦纷错:沿着石栈走,山冈重叠交错。亘,直通。石栈,即石砌的山路。冈峦,山冈。纷错,错杂、杂乱。此指山势连绵起伏。
蹑芒屩:踩着芒鞋。
峰回径转:指山峰回环曲折,山路曲折盘旋。
亥磴螺盘,羊肠路恶:指山道狭窄,像猪肠子那样弯曲险峻。亥,同“蜗”,这里指曲折如螺旋形的山路。螺盘,盘旋的样子。羊肠路,形容道路狭窄曲折。
两崖去天如削:两座山崖离天空很近,好像被削平了一样。
列城郭(è ché):城墙排列整齐。列,行列。城郭,指城防工事。崇墉:高大的城墙。绝顶,最高峰上。险同剑阁:险阻如同剑门关。剑门关在四川剑门县北,是蜀中要塞,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剩荒垣断云残角:剩下的破败的城墙和断墙残壁。剩,剩下来的意思。荒垣,指倒塌了的城墙。断云残角,形容残破的建筑物像断云残角一样零散不整。
谁疏凿:谁在这里修筑。疏,疏通、疏通河道。
一夫荷戟,百万临关梭巡:一个人拿着戟,百万人在关口巡逻。一夫,一人。荷戟,扛着戟。临关,驻守关口。梭巡,巡视。
前却河山,数重扃钥:向前进,后退退,指守卫。河山,山河大地。扃钥,钥匙,这里指关卡的锁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山西汾州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首联“镇西逾黄芦岭,度金锁关”,起句点出地点和时间,镇西,即今陕西宝鸡市东的镇安县城;黄芦岭,即秦岭主峰太白山南麓的黄柏岭;金锁关,指位于陕甘边界的固关。这两句概括了诗人的行踪和行程,也暗示了诗篇描写的对象是雄伟的太白山及其附近的风光。
颔联“汾阳西指,有插天垠崿”承接第一联而来,继续描写诗人的行进路线。诗人由镇安出发,向西越过黄芦岭,再经过金锁关。汾阳是唐代的都城长安,这里指代当时的京城长安。这句诗既点明了地理位置,又表明了诗人的行动方向。紧接着,诗人进一步展开对太白山美景的描绘:“亘石栈、冈峦纷错。”太白山高耸入云,山上布满了层层叠叠的石头台阶。冈峦,即山冈,指山脉。这句话形象地勾勒出了太白山的雄伟气势和险峻地势。
颈联“蹑芒屩,看峰回径转,亥磴螺盘,羊肠路恶”,则进一步展现了太白山的险峻和曲折。诗人穿着草鞋,踏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只见山峰回环曲折,山路曲折盘旋;而那些像蜗牛壳一样的险要路段,更是让人望而生畏。这里的“峰回径转”、“亥磴螺盘”、“羊肠路恶”都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太白山的险峻和曲折。
尾联“两崖去天如削,列城郭倚崇墉绝顶,险同剑阁”,则描绘了太白山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诗人放眼望去,只见两座山崖离天空很近,仿佛被削平了一样;而那些城墙则高高耸立在山顶之上。这些景象不仅衬托出了太白山的险峻,更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剑门关,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将太白山的险峻、壮美和历史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了许多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