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策前年滞帝乡,伤心又度一重阳。
凄凉院宇池无菊,落拓功名鬓有霜。
诗为感怀聊寄咏,酒因酬节勉衔觞。
客亭莫话登高事,望眼何曾到北堂。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献策前年滞帝乡:这句表明诗人之前曾经向皇帝提出过建议或策略,但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政治上的挫折、不被采纳等)未能得到实施。”滞帝乡”意味着被搁置在皇宫中,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2. 伤心又度一重阳:这里”伤心”表达了诗人的失望和悲伤之情。”又度”表示再次度过这个节日(指重阳节)。”九日有感”是诗的题目,说明这首诗是关于重阳节的感慨。

  3. 凄凉院宇池无菊:这里的“凄凉”描绘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感受,可能指的是环境萧条、无人问津的感觉。”院宇”指的是庭院或者房屋。”池”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池塘。”无菊”表示没有菊花盛开,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或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植物无法生长。

  4. 落拓功名鬓有霜:这里的“落拓”形容诗人的生活状况或精神状态较为落魄。”功名”指的是成就和名声,可能是指诗人在事业上未能取得成功或得到认可。”鬓有霜”形象地描绘了因年纪增长而出现的头发变白的现象,象征着岁月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5. 诗为感怀聊寄咏,酒因酬节勉衔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慨,同时也用饮酒来庆祝节日。”酬节”即庆祝节日,”勉衔觞”即劝饮,可能是为了增加欢乐的氛围。

  6. 客亭莫话登高事:这句表达了诗人不愿在客人的亭子中谈论关于登高赏秋的话题,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话题过于沉重或者是他不想过多涉及自己不顺利的经历。

  7. 望眼何曾到北堂: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力,可能是指他的目光所及之处,从未有过家人或亲人的身影,暗示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感慨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诗人通过对过去的献策和当前的落寞进行对比,展现了个人命运的变迁和对现实的无力感。同时,诗中的菊花、酒和节日元素也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是一首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