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满目,叹种花人逝,花还依旧。闻道花时同剪烛,堂上埙篪叠奏。玉树孤森,谢池梦杳,往事空回首。清吟抱膝,凄凉滋味消受。
应是对景伤心,霜枝难看,懒醉东篱酒。鸿雁声凄深院寂,坐听苕苕清漏。赋岂招魂,秋尤动感,泪滴三更后。梧风竹月,小阑干外寒透。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黄佩芸忆菊图:指黄佩芸所作的《忆菊图》词,词中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情景。
秋光满目:秋天的景色美丽。
叹种花人逝:感叹曾经种花的人已经去世。
谢池梦杳:形容谢氏家族的衰落。
清吟抱膝:形容独自坐在窗前吟诗作诗的情景。
应是对景伤心:应对着眼前的景象感到伤心。
凄清寂寞:凄凉、清冷、寂寞。
鸿雁声凄深院寂:形容深院内传来的鸿雁悲鸣声,寂静无声。
赋岂招魂:难道用赋来招魂?
秋尤动感:秋季特别能够引起人的感伤。
梧风竹月:形容夜晚的风吹动梧桐树和竹枝发出的声响,以及月光下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黄佩芸为友人所画《忆菊图》所作题记,描写了诗人在欣赏菊花时的感受与心境。全词语言清新淡雅,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上片开头两句“秋光满目,叹种花人逝,花还依旧”,直接点明时间是秋天,同时表达了对曾经种花的人已经去世的感叹。接下来“闻道花时同剪烛,堂上埙篪叠奏”两句,描述了在中秋节赏月之际,曾经与自己一起赏花的人也离开了这个世界,只剩下自己在怀念他们。“玉树孤森,谢池梦杳,往事空回首”这几句则进一步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于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整个上片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下片开始,“应是对景伤心,霜枝难看,懒醉东篱酒”几句,则是表达了面对眼前的菊花美景而心生伤感的情绪。“鸿雁声凄深院寂,坐听苕苕清漏”则描绘了深院内传来的鸿雁悲鸣声及深夜的寂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赋岂招魂,秋尤动感,泪滴三更后”这三句则表达了词人在深夜里吟咏诗文,感慨岁月流逝,人事已非的无奈心情。最后“梧风竹月,小阑干外寒透”一句,则通过对梧桐树叶随风飘落和竹影摇曳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孤独生活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整体上采用了以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词人的孤独、悲伤和怀旧之情。同时,词中所运用的一些典故如“种花人逝”、“埙篪叠奏”、“谢池梦杳”等,也都增添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