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硎右转峰高攒,峦光如画侵眉端。
中有元精在山骨,六丁呵护谁相残。
凡夫处士真健者,斫削不使形神完。
手提刚斧向出截,砉然天地开奇观。
神灵骇走造化泄,银河泻出流人间。
青天飞雨夏飞雪,无风不断声潺潺。
萧然冷色上须鬓,到此始信山称寒。
匡庐面目安可识,余波往往惊尘寰。
嗟我衣尘满十斛,枕流洗耳缘终悭。
何当更招听雪伴,疏帘清簟过经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一对每句话进行具体分析。

“支硎右转峰高攒,峦光如画侵眉端”:支硎山的南面转向时山峰高耸重叠,山峦上光影如画,映入我的双眉间。此联写支硎山峰高而密集,光影如画,景色秀美。

“中有元精在山骨,六丁呵护谁相残”:山中蕴藏着神奇的灵气,如同元神凝聚于山骨之中,六丁(掌管山林的神)呵护着它,谁能将它摧残!此句写出了支硎山上神奇灵气,是自然赋予支硎山的灵性,表达了作者对支硎山的赞美之情。

“凡夫处士真健者,斫削不使形神完”:那些世俗的隐士们才是真正的强者,他们砍削树木而不使它们的形状和神韵受损。此句写世俗隐士才是真正的强者,他们砍削树木而不使它们的形状和神韵受损,表现出他们的坚强。

“手提刚斧向出截,砉然天地开奇观”:我手拿刚铁大斧从外面斩断树枝,天地间顿时出现奇异的景观。此句写出了作者用刚大的斧头砍伐树木,展现出奇特的自然景观。

“神灵骇走造化泄,银河泻出流人间”:那神灵被惊走,大自然的力量也随之泄露出来,好像银河倒泻而下流入人间。此句写出了自然界的神奇力量。

“青天飞雨夏飞雪,无风不断声潺潺”:天空飘洒下青色的雨,夏天飘洒下雪花,没有风却不停息地飘洒着声音。此句写出了自然界的神奇力量。

“萧然冷色上须鬓,到此始信山称寒”:这肃穆而寒冷的色彩仿佛要沾到我头上、胡须上。我这才真正相信,山真是寒冷。此句写出了作者对支硎山寒冷的感觉。

“匡庐面目安可识,余波往往惊尘寰”:庐山的面目难以辨认,余波常常震撼世间的尘埃。此句写出了支硎山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刻。

“嗟我衣尘满十斛,枕流洗耳缘终悭”:可惜我的衣物已被灰尘填满十斛,只能躺在溪水中洗去耳朵,这样的机会很少。此句写出了作者对支硎山的向往以及自己的无奈之情。

“何当更招听雪伴,疏帘清簟过经年”:希望将来能再邀听雪的朋友来此共饮,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此句写出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答案】

【参考译文】

支硎山的南面转向时山峰高耸重叠,山峦上光影如画,映入我的双眉间。山中蕴藏着神奇的灵气,如同元神凝聚于山骨之中,六丁(掌管山林的神)呵护着它,谁能将它摧残!世俗的隐士才是真正的强者,他们砍削树木而不使它们的形状和神韵受损。我手拿刚铁大斧从外面斩断树枝,天地间顿时出现奇异的景观。那神灵被惊走,大自然的力量也随之泄露出来,好像银河倒泻而下流入人间。天空飘洒下青色的雨,夏天飘洒出雪花,没有风却不停息地飘洒着声音。这肃穆而寒冷的色彩仿佛要沾到我头上、胡须上。我这才真正相信,山真是寒冷。庐山的面目难以辨认,余波常常震撼世间的尘埃。可惜我的衣物已被灰尘填满十斛,只能躺在溪水中洗去耳朵,这样的机会很少。希望将来能再邀听雪的朋友来此共饮,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