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宫沈沈堕残月,阊阖初开九重阙。
美人夜起理明妆,尽待君王向朝发。
君王朝发石头城,香车宝马从风行。
东方未瞻红日影,北郭始报天鸡声。
鸡声渐稀日色曙,君王射雉前冈去。
花眠柳暝不归来,别馆离宫料应住。
青山雅称开朱邸,词客三千集珠履。
书成鸿烈去作仙,玉轴生光蠹鱼喜。
莫向胡僧认劫灰,空王那解世间哀。
高筑层台缘施食,台城进食几人来。
六代烟花卷帘送,繁华谁醒江南梦。
玄武湖心三尺波,半作溪田野人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描述了一幅古代宫廷朝会的画卷。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齐宫沈沈堕残月,阊阖初开九重阙。
  • 解释:齐宫(指皇宫)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寂静,而宫殿的大门刚刚打开,迎接着皇帝的到来。
  • 译文:齐宫的夜色沉沉,月亮已经落下,但宫殿的大门缓缓开启,迎接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宫廷的宁静与期待。
  1. 美人夜起理明妆,尽待君王向朝发。
  • 解释:美女们夜深了才起床整理妆容,等待着君王清晨上朝出发。
  • 译文:宫中的美女们在深夜才起床,准备化妆,等待皇帝清晨出发去朝见。
  •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皇宫中女性对帝王的忠诚与等待。
  1. 君王朝发石头城,香车宝马从风行。
  • 解释:君王乘坐香车载着珍宝从石头城出发,马车上的马儿奔跑如飞。
  • 译文:皇帝乘坐华丽的马车从石头城出发,马匹奔跑得如同风一般。
  •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皇家的威严和出行的壮观场面。
  1. 东方未瞻红日影,北郭始报天鸡声。
  • 解释:东方的天空还没有出现太阳的影子,而北方的城墙上却传来了报晓的鸡鸣声。
  • 译文:东方的天空还没有出现太阳的光辉,而北边城墙上却传来了报晓的鸡叫声。
  •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比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新生的希望。
  1. 鸡声渐稀日色曙,君王射雉前冈去。
  • 解释:随着鸡叫声的渐渐消失,天空开始泛白,君王带着猎物在前山冈离去。
  • 译文:当最后一只鸡的声音消失在天际,天空逐渐泛白时,君王带着猎物离开了山岗。
  • 赏析: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联想到狩猎的场景。
  1. 花眠柳暝不归来,别馆离宫料应住。
  • 解释:花丛中蝴蝶飞舞,柳树枝叶摇曳,夜晚无声,她没有返回家,估计是在别处居住。
  • 译文:在花丛中蝴蝶飞舞,柳树的枝叶随风轻摆,夜晚悄然无声,她没有返回自己的住处,估计是在别的地方住了。
  • 赏析:这句诗传达了一种离别的忧伤与孤独。
  1. 青山雅称开朱邸,词客三千集珠履。
  • 解释:青山之下有一座豪华的府邸,许多文人墨客聚集在这里,穿着珠光宝气的鞋子。
  • 译文:在青山之下,有一座豪华的府邸,许多文人墨客聚集在这里,他们穿着华丽的鞋子,显得格外光彩照人。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文人墨客聚会的盛况,反映了当时文化的繁荣。
  1. 书成鸿烈去作仙,玉轴生光蠹鱼喜。
  • 解释:完成了宏伟的学问著作后,他决定修仙成仙,书籍散发着光芒,引来了蛀虫的喜悦。
  • 译文:完成伟大的学问后,他决定修炼成仙,书籍散发出光芒,引起了蛀虫的喜悦。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愿望。
  1. 莫向胡僧认劫灰,空王那解世间哀。
  • 解释:不要让那些信奉胡人的僧人去辨认那些被烧为废墟的佛像,空王也无法理解人间的痛苦。
  • 译文:不要让那些信奉佛教的人去辨认那些被烧毁的佛像,即使是佛祖也无法理解人间的痛苦。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佛法的质疑,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1. 高筑层台缘施食,台城进食几人来。
  • 解释:建造高大的楼台是为了布施食物,但是前来享用美食的人数寥寥无几。
  • 译文:为了施舍食物,修建了高高的楼台,但是前来接受食物的人们却很少。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慈善行为的冷漠和现实的残酷。
  1. 六代烟花卷帘送,繁华谁醒江南梦。
  • 解释:六朝的繁华如同卷帘后的烟雾一样消散,是谁唤醒了梦中的江南?
  • 译文:六朝时期的繁荣如同卷帘后的烟雾消散,是谁唤醒了梦中的江南之梦?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1. 玄武湖心三尺波,半作溪田野人种。
  • 解释:玄武湖水面上泛起了三寸高的浪纹,一半被当作田间的水渠让村民种植。
  • 译文:玄武湖中央泛起了三寸高的波浪,其中一部分成为了村民耕作的渠道。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