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银汉路,嫦娥睡起,碧天云暮。柳外凉蟾,照出暝烟千缕。雨过山青欲滴,似和泪、个人眉妩。花不语。红船撑入,翠乡深处。
谁家水调歌成,怕唱彻菱塘,惊它鸥鹭。薄衬冰绡,清逗满身香露。安得今宵酒醒,把残月、晓风留住。欢易去。思量旧游无据。

玉漏迟

月湖夜泛

迢迢银汉路,嫦娥睡起,碧天云暮。柳外凉蟾,照出暝烟千缕。雨过山青欲滴,似和泪、个人眉妩。花不语。红船撑入,翠乡深处。

谁家水调歌成,怕唱彻菱塘,惊它鸥鹭。薄衬冰绡,清逗满身香露。安得今宵酒醒,把残月、晓风留住。欢易去。思量旧游无据。

【注释】

迢迢:遥远。

银汉:银河。

嫦娥:传说中月宫里的仙女。

柳外:柳树的外面。

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暝烟:傍晚的烟雾。

花不语:指花儿不言语,即无声。

水调歌:曲名。

薄衬冰绡:比喻衣裳轻薄如冰绡。

【赏析】

此词上片以“遥”字领起,写月色空明的夜晚,作者乘着小舟,泛游在西湖月波之上的情景。开头三句,写银河高悬,夜色渐浓,月挂中天,银河横斜。接着写远望中所见的景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联想。“柳外凉蟾”,是说明月从柳树之外升起,“照出暝烟千缕”。这里的“暝”字,不仅指天色之晚,而且兼有昏暗不明之意;而“烟千缕”,则形容雾气迷蒙,迷迷蒙蒙地笼罩着大地。“雨过山青欲滴”,是说雨后山色更加青翠,好像要滴下清泉来一般,这里既写出了雨后山色的清新秀丽,又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湿润,使人感到一种清爽宜人的美感。这三句写景,笔触细腻,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似和泪,个人眉妩”,是说月华似乎带着泪水,洒在了人们的脸上,使人感到一种愁思。这里用一“似”字作比喻,既写出了月光的明亮,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花不语。红船撑入,翠乡深处”,是说花儿不言语,只有小船在花丛间穿行,驶向那幽深的所在。这里既写出了花的美丽,也写出了花的神韵。

下面四句写舟中人的感受。“怕唱彻菱塘,惊它鸥鹭。”是说怕歌声传到远处的菱塘和鸥鹭那里去,惊动它们。“薄衬冰绡,清逗满身香露”,是说衣裳很轻,仿佛穿着一件薄纱似的衣裳,身上沾满了清香的露水。这两句写船上人的感受,既写出了夜游西湖的愉快心情,也写出了夜游者的轻盈飘逸之美。“安得今宵酒醒,把残月、晓风留住。”是说多么希望能把酒喝得醉醺醺的,好让那残留的月亮和早晨的微风留在身边。这两句是说,如果今夜能把酒喝个大醉,那该多好啊!这样就能留住那残留的月亮和清晨的微风,留连在这美丽的西湖之夜了。这是全词最精彩的一段,也是最能表现词人情感的地方。“欢易去”,是说欢乐的时光很容易过去。“思量旧游无据”,是说在西湖夜泛之后,回想起往日在西湖游乐的情景,却觉得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这几句写词人的感受,既是实写的,又是虚写的。词人在这里借题发挥,感慨自己的身世飘忽不定,人生短暂,欢乐时光容易消逝,而往事则难以追怀。这种感概是极其深沉的,同时又写得十分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这首词上片写泛舟西湖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下片抒写泛舟西湖之后的感慨与思索。全词语言优美,意境优美,情致缠绵悱恻,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