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意感激,身命轻如遗。一朝蝼蚁食,百辈蠮螉微。
三良既以殉,黄鸟鸣哀私。壮士临隧穴,英风动灵帷。
君命虽云乱,臣节敢自亏。傥使赴敌忾,视死尤如归。
全躯保妻子,饰说多依违。成仁在取义,今古亮所希。
我诵三良诗,怛焉中心悲。春风固烈烈,同仇赋《无衣》。

【注释】

三良:春秋时晋大夫荀寅、士吉射,因事被诛。

蠮螉(wěi huī):蝼蚁和蚂蚁。比喻微不足道的臣子。

黄鸟:指《无衣》诗中的人名。

隧穴:隧道或墓穴。

英风:英烈之气。

君命:君主的命令。

亏:亏损,违背。

赴敌忾:奔赴敌国。

视死犹归:视死如归。形容不怕死,英勇杀敌。

全躯:保全身躯。

保妻子:保护妻子儿女。

同仇:共同的敌人。

亮:显著,明显。

我:指作者自己。

怛焉心悲:心中悲伤而恐惧不安。

《无衣》:指《诗经·鲁颂·无衣》。

【赏析】

这是杜甫咏叹三良殉难之事的五首七绝中的第二首。

三良是两个晋朝大臣,他们忠于国家,为了国家的危亡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这首诗里,杜甫用生动的形象把这两个忠臣的精神写了出来,表达了他对这两位忠臣的敬佩之情。

“丈夫意感激,身命轻如遗。一朝蝼蚁食,百辈蠮螉微。”诗人感叹于三位忠臣的壮烈牺牲,他把他们比作蝼蚁和蚂蚁一般微小,但却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

“三良既以殉,黄鸟鸣哀私。壮士临隧穴,英风动灵帷。”在他们的牺牲之后,诗人又描绘了他们的英勇形象,他们像壮士一样勇敢地面对敌人,他们的精神如同英烈的风采一样令人感动。

“君命虽云乱,臣节敢自亏。傥使赴敌忾,视死尤如归。”虽然君王的命令混乱不堪,但作为忠诚的臣子,他还是愿意为国家尽忠而死。如果他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去赴死的。

“全躯保妻子,饰说多依违。成仁在取义,今古亮所希。”诗人感慨于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和亲人,而不得不做出一些虚假的言辞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然而,他明白,真正的英雄应该能够为了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行为。

“我诵三良诗,怛焉中心悲。春风固烈烈,同仇赋《无衣》。”最后,诗人朗诵了三良的诗篇,他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恐惧。同时他也感到春天的阳光更加强烈,于是他写下了一首充满激情的诗篇来表达对敌人的仇恨和对自己职责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