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春城、秧歌几日,芳原一绿如剪。四山围作棋枰样,阁阁鸣蛙不断。塍一线,袅百亩衡从,树小荫如伞。吴装短卷。看人影鸦锄,车声龙骨,物外散鸡犬。
谋生贱。五十归田未晚。学耕空守枯砚。倾家难买柴车住,头白王尼谁伴。君不见。自晋后渔郎,几见桃花岸。游民在眼。坐豆叶村边,稻花风外,黄送夕阳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渔家傲·迈陂塘宋坝》。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迈陂塘宋坝

出春城、秧歌几日,芳原一绿如剪。

春天从城市里走出来,在田间插秧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几天,那芳草的原野就像一把剪刀裁剪过一样,一片绿油油。

四山围作棋枰样,阁阁鸣蛙不断。

四周的山峦像下棋的人围成棋盘的样子,池塘里传来一阵阵蛙鸣声。

塍一线,袅百亩衡从,树小荫如伞。吴装短卷。看人影鸦锄,车声龙骨,物外散鸡犬。

田野上有一条埂子,绵延到百里之外,树木长得很矮,就像一把伞。人们穿着短衣,挥动着锄头,车声隆隆,仿佛有鱼龙混杂的景象,那些远离尘世的村舍,鸡狗悠闲自在。

谋生贱。五十归田未晚。学耕空守枯砚。倾家难买柴车住,头白王尼谁伴。

谋生是卑贱的工作。到了五十岁,回归田园也还不算晚。但是学习耕作时却只能空守着一张干巴巴的书桌(枯砚),耗尽了家财也无法购买一辆马车来定居下来,白发苍苍的僧人(王尼)又该由谁来陪伴?

君不见。自晋后渔郎,几见桃花岸。游民在眼。坐豆叶村边,稻花风外,黄送夕阳远。

我可曾见过,自从晋代以来,有几个渔夫能够看到桃花盛开的河岸呢?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坐在豆叶村边,观赏着飘满稻田上空的稻花香,看着夕阳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之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田野、山峦、树木、农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如农民谋生之艰难、老年生活之寂寞等。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