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彻。破轻黄画檐柳色。落梅如雪砌空阶,寒窗寂寂。
记当年,歧亭分手心如裂。罗衫常得啼痕湿,别恨离愁脉脉、和谁说。
【注释】
- 三段子:指初春时节。
- 东风吹彻:春风拂动。
- 画檐:有彩绘的屋檐。
- 轻黄:淡黄色。
- 砌空阶:阶上积雪。
- 歧亭:路口。这里泛指分手的所在。
- 罗衫:丝织品做的上衣。
- 啼痕湿:泪水打湿了衣襟。
- 和谁说:和谁诉说?
【赏析】
此词写别情,抒离恨,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绪。首句“东风吹”点题,次句写柳色;后两句写室内外景色,渲染气氛。
“破轻黄”是写暮春景象。“东风吹彻”,则见天气渐暖。“破轻黄”即淡黄色,是说柳色已经由浅到浓,由嫩绿而变为淡黄,这是春天的特征,也是词人眼中的景象。“画檐”(彩绘的屋檐)与“轻黄”(淡黄色)相对照,写出了春天的景物。“落梅如雪”是说地上的白雪融化,变成了水,流到了台阶上。这样,台阶便像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雪。这一句写景,不仅写出了季节特征,而且写出了景物的变化,烘托出了一种凄清的气氛。这种气氛正是词人此刻的心情。“砌空阶”,是说台阶上积满了雪。“寒窗寂寂”,既点出室外的寒冷,也暗示了室内的凄凉。这三句是第一层次,从时间(早春时节)、空间(屋内外)、景物(柳色、雪地),都写出了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心情。
“记当年,歧亭分手心如裂”。这是第二层次。“岐亭”是分手之处,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使人送夫差以甲兵五千余乘……夫差受之,归至国,乃戮之于市。”这里借指分手之地。这句说的是:当时分手之时,自己的心情就像被刀割一样痛苦。“心如裂”是说自己的心情像刀割一样痛苦,这是对上句“分手”的具体描写和进一步的强调。“罗衫常得啼痕湿”,是第三层次。“罗衫”即丝织品做成的衣服。“啼痕湿”,是说衣服上的泪痕常常是湿的,这是对自己当时心情的进一步描写。这句写的是自己经常因思念对方而哭得泪水打湿了衣服。
“别恨离愁脉脉、和谁说?”这是结尾。“别恨离愁”是说自己心里充满了离别时的怨恨和痛苦;“脉脉”是说这种感情深沉,不能向别人说一说。“和谁说”,是说这种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无法向他人说一说,这既是对自己当时心情的进一步描写,又是对前面几句的总括概括。
这首词写离情,但并不直写离情,而是通过对环境和人事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心境。词中所表现的离情是深挚而又缠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