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注释】

劳劳亭: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风:秋风。逼成衰柳:西风吹得柳树凋零,如人老态。如线如丝无限恨:形容相思之情绵长无尽。和风和烟:春风、秋日的风和烟,指自然景色,也暗喻爱情或友谊。江上征帆:指远行的船只上的帆影。尊前别泪:酒宴中分别时流下的眼泪。多情友:有情感的朋友。寸言不尽:用有限的言辞难以表达全部心意。斜阳脉脉凄瘦:夕阳映照下,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纤细,给人以凄凉的感觉。

半生图利图名:一生追求名利。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闲暇时仔细计算,发现自己总是输多赢少。跳尽胡孙妆尽戏:比喻人到中年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激情,生活变得单调无聊。总被他家哄诱:被他人欺骗或迷惑。马上旌笳:在马上吹起的乐器声,表示出征或行军。街头乞叫:在街头讨钱要饭。一样归乌有:与别人一样一无所有。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既然无法获得成功,又何必去追求名利呢?不如安于现状,不追求名利了。

【赏析】

这是一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词作通过描写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情景,抒发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叹,表现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

“劳劳亭畔”以下几句,写词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首先,他看到亭边西风吹落的柳树,联想到自己的仕途生涯。“逼成衰柳”,既写出了西风的劲猛和无情,又暗示了自己仕途的坎坷。接着,他在江边目送朋友离去,心中充满了伤感。“江上征帆”,“尊前别泪”,都是他眼中的景象,也是他心中的感慨。

词人描述了自己在亭中的所见所闻。他看到春天的景色,却感到秋天的萧瑟;听到朋友们谈论功名,却感到人生的空虚。这些景物和议论,都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

“寸言不尽”一句,词人感叹自己的言语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里,他以“斜阳脉脉”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忧郁和无助。

“半生”三句,词人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曾经追求过名利,但现在却发现自己的内心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他感叹自己总是输多赢少,甚至被人欺骗和迷惑。这几句词,表达了词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感悟。

最后几句,词人提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他认为自己既然无法获得成功,又何必去追求名利呢?不如安于现状,不追求名利了。这里的关键是“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词人认为,即使处于贫穷的境地,也不必过分追求功名利禄。因为,与其为了追求而失去自我,不如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整首词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它既有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