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秦淮,一片粼粼白蘋水。水楼歌扇,可怜零落斜阳里。城南草绿,钿车人少,不是当年长干里。甚饮徒船舣松门,偏问伤心六朝事。
燕子。双双早趁,初蜂瘦蝶,露杏香边闹春意。来听廊腰帘纤,雨吹堕玉梅残蕊。画帘挑烛,才话离情,又一声声琼签起。怪整装、酒城遥盼,催挂轻帆冷云底。
【注释】
①罥马索:即“缰绳”,是拴住马匹的绳索,这里借指马。白下:南京城西一带。谭左羽:诗人的朋友。吴趋:吴地游历。古秦淮:秦淮河,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粼粼(lín):水波闪动的样子。蘋(pín):一种草本植物。水楼:指江边高楼。歌扇:歌舞时所用的扇子。斜阳里:夕阳中。钿车:镶嵌着珠宝的车。人少:行人稀少。长干里:地名,在今南京城南,原为商业繁荣区。饮徒:饮酒的人。舣(yǐ)松门:停船于松林之中。松门,松树林中的小路。偏问:特意询问。伤心六朝事:指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兴亡史。
②燕子:指燕子双双飞回。初蜂瘦蝶:春天到来,花间飞舞的蜜蜂和蝶儿。露杏香边闹春意:指杏花盛开时散发出来的香气。廊腰:廊上的曲柱。帘纤:帘子细长柔软如丝。雨吹堕玉梅残蕊:雨打落了梅花的花瓣,像玉一样晶莹透亮。画帘挑烛,才话离情,又一声声琼签起。琼签:用玉石制成的签条,挂在帐上以记事。怪:奇怪。整装:整理行装准备远行。酒城:指金陵,今南京市。遥盼:远远地盼望。挂轻帆:挂起轻帆。冷云底:在寒冷的云层下。
【赏析】
此词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当时作者任建昌军(今属江西)司户参军,送其友谭左羽到金陵游吴趋,并有《送谭左羽游吴趋》词相赠。
上阕写友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起首两句说:“罥马索白下逢谭左羽,即送其游吴趋。”意思是说,在南京城的西面,遇到老朋友谭左羽后,立即送他到吴地去。这两句是全词的开头,也是全词的感情基调。白下,南京城名。“白下逢”是邂逅相逢的意思。“即送其游吴趋”是说,一见面就马上送他到吴地去了,说明两人关系很好,而且非常亲密。“古秦淮”,是金陵的旧称,“一片粼粼白蘋水”,描绘出秦淮河水波荡漾的景象,写出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水楼歌扇,可怜零落斜阳里”,写在秦淮河边楼上唱歌的人,他们的歌声多么凄凉啊!他们的声音都随着斜阳而消失了。“城南草绿,钿车人少”,“钿车”,镶嵌着宝石的车子。“人少”,说明金陵城里繁华已去,昔日繁华之地如今萧条冷落。“不是当年长干里”,化用了刘禹锡《石头城》诗中的意境:“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刘诗表达了他对金陵城破后的感慨与悲凉。而作者则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长干”,是南京旧时的地名,“不是当年长干里”,意味着金陵不再是当年的金陵了。“甚饮徒船舣松门,偏问伤心六朝事”,这是对上两句的补充,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患意识。
下阕写作者送友离开后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的感受。“燕子双双早趁,初蜂瘦蝶,露杏香边闹春意”,燕子早早地从南方飞来,蜜蜂蝴蝶也忙着采蜜,杏花在露水滋润下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来听廊腰帘纤,雨吹堕玉梅残蕊”,听到有人在弹琵琶,声音婉转柔美,使人感到十分惬意;看到有人把梅花敲成碎片放在酒杯里喝,那梅花的香味仿佛还留在酒杯里。“画帘挑烛,才话离情,又一声声琼签起”,在画帘上挑着蜡烛,一边说着离别的话,一边听着琴声,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怪整装、酒城遥盼,催挂轻帆冷云底”,自己已经做好了远行的准备工作,正在遥望着金陵城,希望朋友早日归来。“催挂轻帆冷云底”表明作者对朋友的牵挂之心。
这首词通过描写金陵城景色之美和作者送别朋友时的情景以及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朋友的关心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