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圃芝岑,分幽派、孤山一曲。碧乱剪、此乡如画,鹤天梅屋。度阁松云炊午饭,绕溪香雪飘寒玉。姿登临、信宿辄忘归,苔阶绿。
无官职,东篱菊。有主客,王猷竹。竟廉花立柳,涧林无辱。西禅东封何限事,灌园卖药生涯足。我欲扶、残醉访高坟,春鸥熟。

【注释】

《满江红·吊林和靖先生墓用吕居仁幽居韵》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咏史词。上片写墓地景色,下片写墓主生平。全词借吊林逋之墓,抒发对隐逸生活、高洁品格的向往之情。

薇圃芝岑:薇苑芝岑,以薇为圃,以芝为岑,指幽静之所。

分幽派:分别属于幽远一派。

碧乱剪:形容绿意盎然。

此乡如画:这里指故乡的风景如同一幅画。

鹤天梅屋:以鹤为喻,形容梅花盛开时的景象。

度阁松云:在松林中小憩。

绕溪香雪:形容雪花飘落在溪水旁。

寒玉:形容溪边的石头。

姿登临:登山游览。

信宿:一晚上。

苔阶绿:台阶上的苔藓绿得发亮。

无官职:没有做官。

东篱菊:东篱之下的菊花。

有主客:有主有客。

王猷竹:晋代王献之爱竹,常植于庭院之中,故称竹林。

廉花立柳:清廉正直之人立于柳树之上。

涧林无辱:涧谷山林中不会有侮辱。

西禅东封:指佛教的西天(印度)和东土(中国)。

灌园卖药:种菜卖药,指隐居生活。

扶残醉:扶着酒力未尽,继续饮酒之意。

访高坟:前往林逋的坟墓。

春鸥熟:春天时鸥鸟已经熟悉。

熟:熟悉,熟知。

【译文】

林和靖先生的墓就在薇园芝岭,属于幽深一派,就像孤山一曲。绿意盎然的景致,仿佛画卷一般美丽。

午餐是在松树林里度过,溪边飘落的雪花如同玉石般洁白。登高眺望,心情舒畅,竟然忘记归家了。

没有官职,就种些菊花、竹子,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廉洁正直的人立于柳树之上,不受世俗干扰。

隐居在西天(印度)和东土(中国),从事佛教的教化,种菜卖药,过着清贫但满足的生活。

我欲扶醉前来,拜访林逋的坟墓,春天时鸥鸟已经熟悉这片土地了。

【赏析】

《满江红·吊林和靖先生墓用吕居仁幽居韵》是南宋词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公元1175年(乾道十一年)春。当时陆游因“谤讪朝廷”“嘲咏风月”而被捕入狱,出狱后闲居家乡山阴。本词即作者闲居在家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词一开始,“薇圃芝岑,分幽派、孤山一曲。”描绘了墓地的幽静景象。“碧乱剪”三句,形象地描绘出墓地周围的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接着,“度阁松云炊午饭,绕溪香雪飘寒玉”两句,又展现了墓地附近的自然环境之美。这里的“度阁”指的是在山间建的阁楼,可以俯瞰四周美景;“松云”则是指茂密的松树和缭绕的云雾;“炊午饭”则表示在这里用餐;而“绕溪香雪飘寒玉”则是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雪花飘落在溪水中的样子,仿佛是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玉。这些描写都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墓地的喜爱之情。

“姿登临”三句,则表达了作者在墓地游玩时的愉悦心情。这里所说的“登临”可以理解为登上高处观赏美景;而“忘归”则表示作者完全被美景所吸引,忘记了回家的时间;最后一句“苔阶绿”则进一步强调了墓地的幽静之美。整首词通过描绘墓地的美景和作者在此游玩的心情,表达了他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尽管作者对这种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但他也深知这只是一时的迷恋而已。因此,在结尾处,他写道:“无官职,东篱菊;有主客,王猷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没有官职可以享受清闲,但我可以在东篱下种植菊花;即使身处官场之中,也能像王猷一样拥有一片竹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里既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

这首词通过对墓地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个人志向,同时也体现了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