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灯细雨,正客心萧瑟、秋行半矣。青眼高歌人乍别,谁向欢场夺帜。六代江山,五陵衣马,去住今宵里。更阑酒醒,风帆愁见初起。
扬袂司马游梁,终军使越,寂寂聊为此。一片郁孤台上月,直接石头潮水。楼橹丹阳,莼羹笠泽,乱搅寒衾床。朔云回首,棋枰翻尽朝市。
百字令 雨夜再送青笠叠纬云除夕韵疏灯细雨,正客心萧瑟、秋行半矣。青眼高歌人乍别,谁向欢场夺帜。六代江山,五陵衣马,去住今宵里。更阑酒醒,风帆愁见初起。
扬袂司马游梁,终军使越,寂寂聊为此。一片郁孤台上月,直接石头潮水。楼橹丹阳,莼羹笠泽,乱搅寒衾床。朔云回首,棋枰翻尽朝市。
注释:
- 疏灯细雨:稀疏的灯光和细细的雨。
- 正客心萧瑟、秋行半矣:正值客人的心情凄凉,已经走了一半的秋天了。
- 青眼:这里指眼睛明亮,有神的眼睛。
- 终军使越:终军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曾出使越南。
- 一片郁孤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南郊。
- 石头城:即南京古称石头城。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秋雨中的离别,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哀伤与无奈。
上片开头两句“疏灯细雨,正客心萧瑟、秋行半矣”。这里的“疏灯细雨”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而“正客心萧瑟、秋行半矣”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他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受着秋雨的气息和寒冷的天气,心中充满了凄凉和寂寞。
词人转向对友人的描写:“青眼高歌人乍别,谁向欢场夺帜。”这里,“青眼”一词形容朋友的眼神明亮而有神,而“高歌”则表明他在告别时心情愉快、意气风发。然而,这种欢乐的气氛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人乍别”意味着朋友即将离去。在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描述来突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下片开头两句“扬袂司马游梁,终军使越,寂寂聊为此”。这里,词人以“扬袂司马游梁”和“终军使越”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司马相如曾在梁国游历,终军则是汉朝的一位官员,他们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代表。通过这两个典故,词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
词人继续描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一片郁孤台上月,直接石头潮水。”这里的“一片郁孤台”指的是庐山的一个景点,而“石头城”则是指南京的城墙。词人将这两个地方联系在一起,寓意着自己身处异地,思念家乡。同时,“直”字还暗示着词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词人通过“楼橹丹阳,莼羹笠泽,乱搅寒衾床”这几句话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丹阳和笠泽都是地名,而“乱搅寒衾床”则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词人用一句“朔云回首,棋枰翻尽朝市”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朔云”指的是北方的云彩,象征着远方的故乡;而“棋枰翻尽朝市”则意味着自己将面对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世界。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雨夜晚的别离场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