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阴里,是心清净,晏坐了无余说。岩花涧草任风吹,更不许、纷纷饶舌。
西方何处,长安道远,且向这边休歇。扫除一切性光圆,本来法、无生无灭。
【注释】
①琅玕:玉的一种,指仙树。
②晏坐:安闲自在地静坐。
③饶舌:多言。此句是说岩花涧草任风吹动,不容许有人多言。
④西方:佛教语,指佛的净土所在之地。此处指修行的地方。
⑤性光圆:本性清净圆满。
【赏析】
《广寒秋题慈相上人竹林晏坐小照》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七绝。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清心寡欲的禅修图画,抒发了作者超脱尘世的情怀。
首句“广寒秋题”四字点明了题意。广寒宫是月宫中的宫殿,也是传说中仙女们的居处。这里借指僧人所居住的道观。“慈相”是僧徒对高僧的尊称。“上人”则是僧徒之间的敬称。全句意思是说在清凉幽静的秋天,给慈祥的师父上人画像,并题写诗句。这两句写出了作诗的时间和场合,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位上人的仰慕之情。“琅玕阴里”,即指竹林深处,“琅玕”是美玉的意思。这一句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也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清净。“是心清净,晏坐了无余说。”是说自己的心非常清净,因此没有其他杂念。这两句话表现出了作者的心境宁静、思想纯洁。“岩花涧草任风吹,更不许、纷纷饶舌。”是说岩上的花朵、山间的小草任由风吹,自己不去打扰它们。这是说修行者应该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被外界纷扰所影响。
第三句“西方何处,长安道远,且向这边休歇。”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西方指的是修行者向往的地方,而长安则是世俗之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境界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再为世俗之事所困扰。“扫除一切性空圆,本来法、无生无灭。”这两句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扫除一切性空圆”是指修行者已经达到了一种清净的境界,不再有任何杂念和烦恼。“本来法、无生无灭”则是指佛法的本质就是无生无灭,修行者应该追求这种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形象的塑造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宇宙和佛法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生活、追求心灵平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