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翠湿寒难晓。水仙夜上芙蓉老。山枕酒醒时。雁回人未知。
客城那得住。打鼓开船去。去逐鲤鱼风。归期尺素中。
【注释】
-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百宜娇”、“贺圣朝”,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 郴江:郴州一带的河流,发源于湖南桂阳县。
- 晓发:天明就出发。
- 行云翠湿寒难晓:形容晨曦中飘浮的白云,如翡翠一样湿润而寒冷,使人难以分辨其颜色。
- 水仙夜上芙蓉老:“水仙”是花的一种,这里指水中的水仙花。“芙蓉”是一种草本植物,此处指水面上的荷花或莲叶等。
- 山枕酒醒时:形容在山上休息后醒来的时刻,可能是由于山路崎岖,人累了需要小憩。
- 客城:古地名,位于今湖南省郴州市北。
- 那得住:那能住得下去,意思是无法停留下来。
- 打鼓开船去:敲锣打鼓地启动船只,准备出发。
- 逐鲤鱼风:追逐像鲤鱼一样的疾风。
- 归期尺素中:期待回家的时间在书信之中。
【翻译】
清晨云朵像翡翠一样湿润且寒冷,让人难以分辨其颜色。水仙花在夜里已经凋零,像是在与芙蓉(荷花)告别。我在山顶小憩后醒来,发现雁群已经返回,但我还未知归途何方。
客城的景色令人留连忘返,我无法在这里多住一会儿。于是敲锣打鼓地启动船只,准备出发追逐像鲤鱼一样的疾风。希望能早日回到家乡,在书信之中告知家人我的归来之期。
【赏析】
这首《菩萨蛮·郴江晓发》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词。全词语言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真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深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及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行云翠湿寒难晓”描绘了一幅清晨天空中飘浮的云朵被露水打湿、颜色暗淡的画面,给人以寒冷之感。这里的“行云”不仅形容云朵的形状和动态,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不确定。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诗人即将开始的旅途,以及他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水仙夜上芙蓉老”则通过对比水仙花和芙蓉花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慨。水仙花夜晚凋零,而芙蓉花依然生机勃勃,这既是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也是诗人自身境遇的一种映射。
“山枕酒醒时”一句,诗人以“山枕”自比,暗示自己因山路崎岖而疲惫不堪,需要小憩。而“酒醒时”则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某个时刻,可能是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的休息时间。这里的“酒”不仅是解乏之物,也是诗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
最后一句“客城那得住”,“客城”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城市,诗人无法在此久留。这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结束、回归家园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真实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词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