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阗处,嘉客往登堂。乍瞥莹眸青玉案,轻攘玉捥绿沈枪。天壤有王郎。
镜台下,判别更凄凉。不忍稿砧羁紫塞,便提矛戟洗红妆。旌旆尽飞扬。
【解析】
“喧阗处,嘉客往登堂”意思是:喧闹的宴会场所,贵客们纷纷前往。
译文:喧闹的宴席上,宾客都来了,贵客们前来赴宴。
赏析:诗人通过宴饮场面的描述来表现主人公的心情。“喧阗处,嘉客往登堂。”这两句是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及宴会气氛。“喧阗处”,喧闹的场合,说明不是寻常的聚会,也不是一般的酒席。“嘉客”,指尊贵的客人。从“乍瞥莹眸青玉案”“轻攘玉捥绿沈枪”,可见这是一次高雅的宴会。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玉为喻形容美玉,突出主人之贤;又用“绿沈枪”来形容青翠如烟的柳丝,暗示宴会上的歌舞。“嘉客往登堂”点出宴会上宾客众多。
“镜台下,判别更凄凉”意思是:在镜子台前,更加觉得心情凄凉。
译文:站在镜台旁边,更加感到心情凄凉。
赏析:“镜台下,判别更凄凉”是第二层。这一句承上启下,既是写景,更是写情。“镜台下”,指代自己的座位。“判别”,辨别,这里是“分辨”之意。这句说,站在镜台旁边,更加觉得心情凄凉。“天壤有王郎”,是第三层。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是全诗的关键句。“天壤”,即天地之间。“王郎”,指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曾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兵败后被项羽封为汉王,他自称为汉王,故称项羽为“贼”;而自己则要避其锋芒,隐姓埋名,过平民生活。后来,刘邦被封为汉中王。这里借汉高祖刘邦自称“王郎”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表明自己虽身居高位,但内心并不安宁。“天壤”是比喻,“王郎”是实指。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也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清醒认识。最后一句是第四层。“不忍稿砧羁紫塞”,是说自己不忍心让妻子在家思念丈夫而流泪(因丈夫远在边疆而思念妻子)。“便提矛戟洗红妆”是说为了不让妻子伤心,就提上武器去替丈夫征战。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体贴和爱怜,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答案】
喧阗处,嘉客往登堂。乍瞥莹眸青玉案,轻攘玉捥绿沈枪。天壤有王郎。
判别更凄凉。不忍稿砧羁紫塞,便提矛戟洗红妆。旌旆尽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