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注释】

察:考察,研究;于此二者:这两方面,指修身、涉世;修士:修道的人;守身:保养身体,保持自己的节操;涉世:经历世事;学:学问,指修养之道。成己成物:成自己,成万物;己:自身;成物:成万物。

【赏析】

《游雁荡记》是一首记事诗,作者记述了他游雁荡(在今浙江温州一带)时的情景和体会,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首二句写雁荡山水的秀丽景色及其给人的感受。“观”字点明观景的目的,而“得”字又表明了观后的感受。“两峰”,即东峰与西峰。东峰高耸入云,西峰则低矮平缓。作者登上山顶,只见东峰巍峨壮丽,西峰柔美秀丽,一高一低,一左一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形”二字用得极妙。“自得”二字概括了全篇主旨。这里所表达的是,人们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时,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欣赏,不能盲目地模仿他人。

以下四句主要写雁荡的奇峰异石。作者先写三折瀑,这是从高处往下望,瀑布如银河倒泻而下。接着写一线瀑,这是从高处往下望,瀑布如白练横空。最后写双龙瀑,这是从山下往上望,瀑布如两条龙飞腾而上。“皆得”,意思是都能欣赏到。这几句描写生动形象,把雁荡山的奇峰异石写得惟妙惟肖,使人如临其境。

末三句写山中的清泉碧潭。作者先写大龙湫的瀑布,然后写小溪,最后写深潭。大龙湫瀑布从高处直落下来,声震山谷;小溪细流缓缓流淌,清澈见底;深潭碧水澄澈晶莹,映着周围的景物。这几句描写既突出了雁荡山的秀美,又表达了作者游览后的愉悦心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雁荡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界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价值追求的思考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