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凡五洞,而紫云最胜。余以光绪己亥四月,同陈吉士及其二子一弟,泛舟至岳坟下,道山径至栖霞禅院止焉。出拜宋辅文侯墓,遂至紫云洞。
洞居僧寮右偏,因石势为楼,周以缭垣,约以危栏,据栏下瞩,洞然而深。石级濡滑,盘散乃可下。自下仰观,洞壁穹窿斜上,直合石楼。石根下插,幽窈莫竟。投以小石,琅然作声,如坠深穴。数步以外,微光激射,石隙出漏天小圆明如镜焉。蝙蝠掠人而过。不十步,辄中岩滴。
东向有小门,绝黑。偻而始人,壁苔阴滑,若被重锦。渐行渐豁,斗见天光。洞中廓若深堂,宽半亩许,壁势自地拔起,斜出十馀丈。石角北向,壁纹丝丝像云缕。有泉穴南壁下,蓄黛积绿,寂然无声。岩顶杂树,附根石窍。微风徐振,掩苒摇扬,爽悦心目。怪石骈列,或升或偃,或倾或跂,或锐或博,奇诡万态,俯仰百状。
诗句
- 游栖霞紫云洞记
- 这首诗是记录作者游览栖霞紫云洞的经历。
译文
在清朝光绪己亥四月,作者与陈吉士及其两子一弟一同乘坐船只来到岳坟下,经过山径抵达栖霞禅院。在那里拜祭了宋辅文侯的墓穴,然后前往紫云洞。
注释
- 游栖霞紫云洞记:这是一首诗的名字。
- 光绪己亥四月:指的是清朝光绪年间己亥年的四月份。
- 陈吉士:这里指陈衍,字吉甫。
- 宋辅文侯:指的是南宋时期的名臣,具体名字不详。
- 紫云洞:位于栖霞山中,以景色秀丽著称。
- 石级:台阶,这里指进入紫云洞的石阶。
- 琅然作声:形容小石头掉进深洞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 幽窈莫竟:形容深邃幽静,无法探索到底。
- 小石:指小石头。
- 蝙蝠掠人而过:蝙蝠飞过,这里比喻光线透过石缝照进来的景象。
- 天光:天空的光。
- 东向有小门:指紫云洞的一个方向有一个小门。
- 绝黑:非常黑暗。
- 偻而始人:弯着腰才进入。
- 壁苔阴滑:墙壁上的苔藓很滑。
- 斗见天光:慢慢地看到天边有光线透进来。
- 宽半亩许:这个洞穴的宽度大约半亩地大小。
- 壁势自地拔起:墙壁的走势从地面直上十几丈高。
- 石角北向:岩石的一角朝向北方。
- 壁纹丝丝像云缕:壁面上的花纹像细丝一样,像是云雾缭绕。
- 泉穴南壁下:泉水位于洞穴南侧的墙壁下面。
- 蓄黛积绿:积聚的墨色和青绿色。
- 岩顶杂树:岩石顶部长满了树木。
- 附根石窍:树木的根部盘绕在石缝之中。
- 微风徐振:轻轻的风吹动。
- 掩苒摇扬:摇曳生姿的样子。
- 爽悦心目:让人感到清爽愉悦的心情。
- 怪石骈列:奇特的岩石排列成行或并列。
- 或升或偃:有的向上升高,有的向下弯曲。
- 或倾或跂:有的倾斜,有的伸直。
- 或锐或博:有的尖锐,有的宽阔。
- 奇诡万态:变化奇异万千。
- 俯仰百状:可以俯视也可以仰视,形态各异。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游览栖霞紫云洞的经历和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紫云洞的美丽景致、险峻的地形以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如“投以小石,琅然作声”,“数步以外,微光激射”,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深神秘的洞穴之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紫云洞的自然景观和地质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