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归后十日,借一青、仲孚、应宿,观披雪之瀑。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合口若罂,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
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若故为诡愕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石潭壁上有刻文曰:“敷阳王孚信道、建安陈信臣、荣阳张晓子厚、合淝皇甫升。绍圣而子正月甲寅。”凡三十六字。信臣、皇甫、甲寅之下,各有二字损焉。以兹瀑之近依县治,而余昔尝来游,未及至而返。后二十馀年,及今乃履其地,人前后观兹瀑者多矣,未有言见北宋人题名者,至余辈乃发出之。人事得失之难期,而物显晦之无常也往往若此,余以是慨然而复记之。
【诗句】双溪归后十日,借一青、仲孚、应宿,观披雪之瀑。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合口若罂,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
【译文】我双溪归来已经十天了,借给一青、仲孚和应宿一起观赏披雪的瀑布。瀑布从西山流出来,在两山间的峡谷中冲刷下来,峡谷中间形成了一个大水潭,水潭像大肚子一样合着口,就像一只小坛子;瀑布落入坛中,然后再次冲出来,飞溅的水花像雾一样飘散,水流如蛇一样弯曲曲折,最后到达地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披雪瀑布时所看到的景象,以及他对人事得失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披雪瀑布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事得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