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书,有添丝补锦、移针匀绣之妙。凡叙事之法,此篇所阙者补之于彼篇,上卷所多者匀之于下卷。不但使前文不沓拖,而亦使后文不寂寞;不但使前事无遗漏,而又使后事增渲染:此史家妙品也。如吕布取曹豹之女,本在未夺徐州之前,却于困下邳时叙之;曹操望梅止渴,本在击张绣之日,却于青梅煮酒时叙之;管宁割席分坐,本在华歆未仕之前,却于破壁取后时叙之;吴夫人梦月,本在将生孙策之前,却于临终遗命时叙之;武侯求黄氏为配,本在未出草庐之前,却于诸葛瞻死难时叙之。诸如此类,亦指不胜屈。前能留步以应后,后能回照以应前,令人读之,真一篇如一句。

《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画家之法,于山与树之近者,则浓之重之;于山与树之远者,则轻之淡之。不然,林麓迢遥,峰岚层叠,岂能于尺幅之中,一一而详绘之乎?作文亦犹是已。如皇甫嵩破黄巾,只在朱隽一边打听得来;袁绍杀公孙瓒,只在曹操一边打听得来;赵云袭南郡,关、张袭两郡,只在周郎眼中耳中得来;昭烈杀杨奉、韩暹,只在昭烈口中叙来;张飞夺古城,在关公耳中听来;简雍投袁绍,在昭烈口中说来。至若曹丕三路伐吴而皆败,一路用实写,两路用虚写;武侯退曹丕五路之兵,惟遣使入吴用实写,其四路皆虚写。诸如此类,又指不胜屈。只一句两句,正不知包却几许事情,省却几许笔墨。

诗句:读《三国志》法
译文:研究《三国志》的方法。
关键词注释:《三国志》——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由陈寿所著,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作者对《三国志》这本书的深入研究和理解。通过对书中叙事方法的解读,作者认为《三国志》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文献,更是一本能够补充、调整、渲染前后文的妙品,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诗句:如吕布取曹豹之女
译文:如同吕布在未夺取徐州之前就取走了曹豹的女儿。
关键词注释:吕布——东汉末年著名武将,三国时期群雄之一;曹豹——曹操的部将,后为吕布所俘。
赏析:这句话是对《三国志》中吕布与曹豹之间的故事情节的一种概括。通过这种概括,可以更好地理解吕布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诗句:却于困下邳时叙之
译文:却在陷入困境的下邳时叙述它。
关键词注释:困下邳——指刘备在赤壁之战中被困在下邳城的事件;叙之——叙述的意思。
赏析:这句话是《三国志》中描述刘备被困下邳城的一个情节,表现了刘备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句:如曹操望梅止渴
译文:就像曹操在口渴时用梅子止渴一般。
关键词注释: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期魏国奠基人;望梅止渴——指曹操用想象中的梅子来解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赏析:这句话是对《三国志》中曹操的故事进行的一种艺术加工和形象化的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曹操的智谋和领导力。

诗句:吴夫人梦月
译文:吴夫人做梦梦见月亮。
关键词注释:吴夫人——三国时期吴国人,孙权的妻子;梦月——梦境中看到的月亮。
赏析:这句话是对《三国志》中吴夫人梦中看到月亮这一情节的一种艺术化表达。通过梦境的描述,可以更好地展现吴夫人的美貌和神秘气质。

诗句:武侯求黄氏为配
译文:诸葛亮请求孙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黄承儿。
关键词注释:武侯——指诸葛亮(孔明);黄氏——指孙权的女儿黄承儿;为配——作为配偶。
赏析:这句话是对《三国志》中诸葛亮与孙权女儿的婚姻故事的一种艺术化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诸葛亮的才智和对婚姻的重视。

诗句:前能留步以应后
译文:前面的事情能够留下余地,以应对后面的事情。
关键词注释:留步——保留余地的意思;应后——应对后面的事务。
赏析:这句话是对《三国志》中刘备善于应对各种情况的一种赞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刘备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