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胜读《西游记》。《西游》捏造妖魔之事,诞而不经,不若《三国》实叙帝王之事,真而可考也。且《西游》好处,《三国》已皆有之。如哑泉、黑泉之类,何异子母河、落胎泉之奇。朵思大王、木鹿大王之类,何异牛魔、鹿力、金角、银角之号?伏波显圣,山神指迷之类,何异南海观音之救?只一卷汉相南征记,便抵得一部《西游记》矣。至于前而镇国寺,后而玉泉山,或目视戒刀,脱离火厄,或望空一语,有同棒喝:岂必诵「灵台方寸」、「斜月三星」之文,乃悟禅心乎哉!
读《三国》胜读《水浒传》。《水浒》文字之真,虽较胜《西游》之幻,然无中生有、任意起灭,其匠心不难,终不若《三国》叙一定之事,无容改易而卒能匠心之为难也。且三国人才之盛,写来各各出色,又有高出于吴用、公孙胜等万万者。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第一。
诗句:
读《三国志》法,读《三国》胜读《西游记》。《西游》捏造妖魔之事,诞而不经,不若《三国》实叙帝王之事,真而可考也。且《西游》好处,《三国》已皆有之。如哑泉、黑泉之类,何异子母河、落胎泉之奇。朵思大王、木鹿大王之类,何异牛魔、鹿力、金角、银角之号?伏波显圣,山神指迷之类,何异南海观音之救?只一卷汉相南征记,便抵得一部《西游记》矣。至于前而镇国寺,后而玉泉山,或目视戒刀,脱离火厄,或望空一语,有同棒喝:岂必诵「灵台方寸」、「斜月三星」之文,乃悟禅心乎哉!
译文:
阅读《三国志》的方法,阅读《三国演义》胜过阅读《西游记》。《西游记》中虚构的妖魔情节荒诞而不真实,不如《三国志》真实地叙述了帝王事迹,更可信。此外,《西游记》的优点,《三国演义》也都有。《三国演义》中的哑泉、黑泉等地方,和子母河、落胎泉等神奇的地方相似;朵思大王、木鹿大王等人的名字,和牛魔王、鹿力王、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等称号一样;伏波将军显圣、山神指点迷津等情节,与南海观音的救援一样。只要阅读一卷关于汉丞相南征的记录,就足以理解整个《西游记》的内容。至于前面的镇国寺,后面的玉泉山,有的只是看着手中的戒刀就能摆脱火难,有的在高处向天空一语点明,就有如同打禅棒般的启示。难道一定要背诵“灵台方寸”、“斜月三星”之类的文字,才能领悟到禅宗的精神吗?
注释:
- 《三国志》: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由西晋陈寿所著,分为魏书、蜀书、吴书三卷。该书以纪传体的形式记载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的历史。
- 《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的起义斗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 《三国演义》: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由明代罗贯中著。全书以黄巾起义为开端,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 《西游记》:中国古代神话小说,作者明朝吴承恩。全书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同时也描绘了很多神仙妖怪的形象。
- 才子书:《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它以历史为背景,通过虚构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风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被誉为“才子书”。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两部作品的比较和评价。首先,诗歌肯定了《三国演义》在叙述帝王事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方面超越了《西游记》的虚构性。接着,诗歌列举了《三国演义》中一些著名的情节或地名,与《西游记》中的一些特色进行对比,指出两者各有所长。最后,诗歌表达了对《三国演义》的赞美之情,认为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才子书”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