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宿静观楼。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琤不断。池多文鱼在泳游。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功也。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这首诗名为《游丹霞记》,是诗人游览丹霞山的记录。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余宿静观楼:我住宿在静观楼。
- 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山高耸入云,好像要压迫住窗户一样。
- 梦亦觉重:梦境也感觉沉重。
- 山腹陷进数丈:山腹下凹陷进了几丈深。
- 珠泉滴空:像珍珠一样的泉水从空中落下。
- 枕席间琮琤不断:枕头和席子之间不断有玉磬声传出。
- 池多文鱼在泳游:水池里有很多文鱼在游泳。
- 置笔砚坐片时:放好笔墨,坐了一会儿。
- 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世界的存在,不知道自己的家庭,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一个什么地方。
次日(第二天):
- 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顺着原来的路下山,就像重新整理旧书一样,感到更加有趣了。
- 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站在高处看自己的来路,从江口来到这里,蛇盘曲蜿蜒,纵横交错,大约一百里的样子。
- 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如果按照郑康成的虚空鸟道的说法,一直往前走,很快就可以到达。
- 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那么五马峰到丹霞山,只需片刻就能到达。
- 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功也:终于知道造物者故意让事情曲折变化,文章不是曲折变化就不会显得完美。
- 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但是向下看太陡,让人感到害怕,无法不产生恐惧感。
- 乃坐石磴而移足焉:于是坐下来石阶上慢慢移动脚步。
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和尚询问丹霞山与罗浮山相比怎么样?
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我说,罗浮山虽然景色优美,但美景太多让人疲惫,而丹霞山虽然景色秀丽,但峻峭有力更显其胜。
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我说,由于古代的碑文大多被毁坏或丢失,所以现在很难找到古时候的碑刻。但从这一点来看,山依然如此壮丽,就更能体会到圣人经典的深邃与广阔。如果因为古人偶尔的解释而限制后来的人,不允许再提出新的解释,那是很浅薄和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