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纱窗语?是梁问、双燕多愁,惜春归去。早有田田青荷叶,占断板桥西路。
听半部、新添蛙鼓。小白蔫红都不见,但愔愔、门巷吹香絮。绿阴重,已如许。
花源岂是重来误?尚依然、倚杏雕阑,笑桃朱户。隔院秋千看尽拆,过了几番疏雨。
知永日、簸钱何处?午梦初回人定倦,料无心、肯到闲庭宇。空搔首,独延伫。
《金缕曲 · 初夏》谁在纱窗语?是梁问、双燕多愁,惜春归去。早有田田青荷叶,占断板桥西路。听半部、新添蛙鼓。小白蔫红都不见,但愔愔、门巷吹香絮。绿阴重,已如许。
这首诗的作者是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抗金派将领。
诗词解析:
首句“谁在纱窗语?”是诗人在描写一个场景,有人正在纱窗下说话。这里的“谁”指的是诗人自己,他正在通过纱窗观察外面的世界。
第二句“是梁问、双燕多愁”,则是描绘了梁间的双燕,它们因为春天的离去而感到忧伤。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燕子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第三句“早有田田青荷叶”,则是描述了荷叶上的景象。这里的“田田”形容荷叶的茂盛,而“青荷叶”则是指荷叶的颜色。这一部分,诗人通过对荷叶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生机。
第四句“占断板桥西路”,则是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这里的“板桥西路”指的是通往某个方向的路,而“占断”则是指这条路被占据了。这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如有人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或停留。
第五句“听半部、新添蛙鼓”则是描述了夜晚的场景。这里的“新添”是指新的青蛙鼓声,而“蛙鼓”则是指青蛙的叫声。这一部分,诗人通过描绘青蛙的叫声,表达了对夜晚的喜爱。
第六句“小白蔫红都不见”,则是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景色。这里的“小白蔫红”指的是颜色鲜艳的花,而“都不见”则是指这些花都没有出现。这一部分,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
第七句“但愔愔、门巷吹香絮”则是描述了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愔愔”是指轻柔、宁静的声音,而“门巷吹香絮”则是指风吹过小巷,带来了花香。这一部分,诗人通过对春风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第八句“绿阴重,已如许”则是描述了夏天的氛围。这里的“重”表示浓密,“已如许”则是指已经如此了。这一部分,诗人通过对夏天的描述,展示了夏天的热烈氛围。
最后两句“花源岂是重来误?尚依然、倚杏雕阑,笑桃朱户”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里的“花源”指的是过去的某个地方,而“重来误”则是指再次回来的错误。诗人通过回忆过去,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景色和感受,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