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目前,怪有过于飞头之国。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展如之人,得毋向我胡卢耶?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放纵之言,或有未可概以人废者。

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寤而松生,果符墨志。且也,少羸多病,长命不犹。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茫茫六道,何可谓无其理哉!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聊斋自志》是蒲松龄为《聊斋志异》所写的序言,体现了他的创作动机与文学理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披萝带荔:意指作者如同在茂密的萝薜中采摘果实一样,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2. 三闾氏感而为骚:三闾指屈原,他因忧国忧民写下了《离骚》,这里比喻作者因感慨现实而创作。
  3. 牛鬼蛇神:形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怪异,充满神秘色彩。
  4. 长爪郎吟而成癖:描述作者对写作的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5. 自鸣天籁:比喻作品自然天成,不刻意追求好音调。
  6. 不择好音:强调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不依赖于听众的喜好。
  7. 松,落落秋萤之火:比喻作品虽小,但有着坚韧不屈的力量。
  8. 魑魅争光:形容作品中的妖怪和幽灵形象鲜明,引人入胜。
  9.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表明虽然作者并非专门研究神仙传说的专家,但对搜神小说有深厚的爱好。
  10. 情类黄州,喜人谈鬼:表示作品的情感真挚,让人乐于讨论这些超自然的故事。
  11. 闻则命笔,遂以成编:每当听到有趣的故事,就会立即记录下来,形成了这本书。

在赏析中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几点:

  • 《聊斋自志》作为《聊斋志异》的序言,不仅是对全书内容的概述,也是作者创作理念的体现。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 蒲松龄通过《聊斋自志》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在作品中,他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同时寄寓了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向往。
  •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还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看法。他认为自然界的生灵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蒲松龄的《聊斋自志》不仅是他个人创作的总结,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