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不绝高,不敢绝高,以俯临京师也。不居正北,居西北,为伞盖,不为枕障也。出阜城门三十五里,不敢远京师也。

僧寺八九架其上,构其半,胪其趾,不使人无攀跻之阶,无喘息之憩;不孤巉,近人情也。

与香山静宜园,相络相互,不触不背,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也。与西山亦离亦合,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

草木有江东之玉兰,有苹婆,有巨松柏,杂华靡靡芬腴。石皆黝润,亦有文采也。名之曰翠微,亦典雅,亦谐于俗,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

最高处曰宝珠洞,山趾曰三山庵。三山何有?有三巨石离立也。山之盩有泉,曰龙泉,澄澄然渟其间,其甃之也中矩。泉之上有四松焉,松之皮白,皆百尺。松之下,泉之上,为僧庐焉,名之曰龙泉寺。名与京师宣武城南之寺同,不避同也。

说京师翠微山
翠微山位于京师附近,是朝中有名望,也受到朝廷的听闻的地方。山不高,但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忽然之间人们开始向往高处,感叹自己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因此,它成为了文人墨客所向往的隐士居住之地。

山高约六七里,靠近京城,所以被认为是高的。不刻意追求最高,因为这样会让人害怕不敢接近,所以选择在西北方向居高临下俯瞰京城。不在正北,而是偏于西北的位置,如同伞盖一样,既不是为了遮挡,也不会成为阻碍。走出阜城门三十五里,不敢远离京城,保持距离。

山上有八九座寺庙,其中一半被搭建起来,寺庙的入口就在山脚下,不让人感到没有攀登的道路,也没有休息的地方;不显得陡峭,接近人的心意。与香山静宜园相连接,相互影响但不冲突。不排斥也不对立,不以不在三山列位为怨恨;与西山也既有距离又有结合之处,不想做主峰,又不愿意附属于西山。

草木中包含了江东的玉兰、苹婆和巨松柏,种类繁多,花香四溢。石头黝黑而湿润,也有花纹,名为翠微山,既典雅又符合世俗口味,不因其偏僻简陋而闻名于世。

最高处称为宝珠洞,山脚处称为三山庵。三山有什么呢?有三座巨石独立在那里。山的周围有泉水,叫做龙泉,清澈见底地流淌在其中,石砌的井台规整有序。泉水之上有四棵松树,松树的皮色洁白,都是百尺以上的高度。松树下面,泉水之上,有一个僧人的住所,名叫龙泉寺。虽然名称与京师宣武城南的寺庙相同,但并不避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