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大人说道:‘你好大胆!你把强盗藏到那里去了?’那老头子早已吓的说不出话来。还是他二儿子,在府城里读过两年书,见过点世面,胆子稍为壮些,跪着伸直了腰,朝上回道;‘监生家里向来是良民,从没有同强盗往来的,如何敢藏着强盗?”玉大人道:‘既没有勾通强盗,这军器从那里来的?’于学礼道:‘因去年被盗之后,庄上不断常有强盗来,所以买了几根竿子,叫田户、长工轮班来几个保家。因强盗都有洋枪,乡下洋枪没有买处,也不敢买,所以从他们打鸟儿的回了两三枝土枪,夜里放两声,惊吓惊吓强盗的意思。”“王大人喝道:‘胡说!那有良民敢置军火的道理!你家一定是强盗!,回头叫了一声:‘来!’那手下人便齐声像打雷一样答应了一声:‘嗏!’玉大人说:‘你们把前后门都派人守了,替我切实的搜!’这些马兵遂到他家,从上房里搜起,衣箱橱柜,全行抖擞一个尽,稍为轻便值钱一点的首饰,就掖在腰里去了。搜了半天,倒也没有搜出甚么犯法的东西。那知搜到后来,在西北角上,有两间堆破烂农器的一间屋子里,搜出了一个包袱,里头有七八件衣裳,有三四件还是旧绸子的。马兵拿到厅上,回说:‘在堆东西的里房授出这个包袱,不像是自己的衣服,请大人验看。”
《老残游记·第四回·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诗句:玉大人说道:“你好大胆!你把强盗藏到那里去了?”那老头子早已吓的说不出话来。还是他二儿子,在府城里读过两年书,见过点世面,胆子稍为壮些,跪着伸直了腰,朝上回道;“监生家里向来是良民,从没有同强盗往来的,如何敢藏着强盗?”玉大人道:“既没有勾通强盗,这军器从那里来的?”于学礼道:‘因去年被盗之后,庄上不断常有强盗来,所以买了几根竿子,叫田户、长工轮班来几个保家。因强盗都有洋枪,乡下洋枪没有买处,也不敢买,所以从他们打鸟儿的回了两三枝土枪,夜里放两声,惊吓惊吓强盗的意思。”“王大人喝道:‘胡说!那有良民敢置军火的道理!你家一定是强盗!,回头叫了一声:‘来!’那手下人便齐声像打雷一样答应了一声:‘嗏!’玉大人说:‘你们把前后门都派人守了,替我切实的搜!’这些马兵遂到他家,从上房里搜起,衣箱橱柜,全行抖擞一个尽,稍为轻便值钱一点的首饰,就掖在腰里去了。搜了半天,倒也没有搜出甚么犯法的东西。那知搜到后来,在西北角上,有两间堆破烂农器的一间屋子里,搜出了一个包袱,里头有七八件衣裳,有三四件还是旧绸子的。马兵拿到厅上,回说:‘在堆东西的里房授出这个包袱,不像是自己的衣服,请大人验看。”
译文:
玉大人生气地说:“你胆子这么大,把强盗藏在了哪里?”老人吓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在府城念过两年书,对世界有些了解,胆量稍微大一些。他跪下来,挺直身子,回答道:“监生家一向都是良民,从未跟强盗有过瓜葛,我怎么会藏着强盗?”玉大人说:“既然没有跟强盗勾结,那些枪械又是哪里来的?!”于学礼答道:“因为去年失窃后,我家经常有强盗光顾,所以我买了一些竿子,让农民和长工轮流保护家园。因为所有强盗都拿着洋枪,而我们这边买不到洋枪,所以我就找他们借了两三把土枪,用来晚上吓唬一下强盗。”王大人愤怒地说:“胡说八道!哪里有良民会拥有军备武器的道理!你家肯定就是强盗!”然后回头叫道:“来!”手下人立刻应声如雷地答应:“嗏!”玉大人下令道:“你们守住前后门,仔细搜查!!”这时,一些骑马的士兵进入他的房子,从上房开始搜查。士兵们把所有的箱子和橱柜都翻了个遍,凡是比较轻便值钱的首饰都被拿走了。搜查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发现什么违法的东西。直到搜查到一个西北角落里堆放破农具的小房间中,发现了一包衣服和一个包袱。包袱里有七八件衣物,其中至少有三四件是用旧绸布做的。士兵们把这个包袱拿到大厅,向玉大人报告说:“我们发现了这个包裹,看起来不像是自家人的东西。请大人查验。”
注释:
- “玉大人”:指清朝时期的官员,这里可能是故事中的主角。
- “你”:指的是强盗头目或其他不法分子。
- “胆子稍为壮些”:形容某个人物胆子比较大。
- “监生”: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身份,指担任县学教官的人。
- “洋枪”:指由外国生产的枪械。
- “嗏”:方言词,表示应声回应。
- “上下房”:房子的上下两层。
- “田户”:即农民,指农村的普通劳动者。
- “长工”:指长期被雇于地主或富户人家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
- “搜”:搜查。
- “洋枪没有买处”:表示找不到地方购买洋枪。
- “打鸟儿”:指打猎。
- “老爷”: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王大人”:指故事中的主要官员。
- “胡说”:胡乱说。
- “监生家一向都是良民”:说明该人家以前一直都是守法的百姓。
- “勾通”:勾结、串通。
- “洋枪”:与“土枪”相对,指外国制造的枪械。
- “嗏”:同上。
- “上下房子”:房子的上下两层。
- “田户”:同“长工”。“长工”是指长期的农工劳动者。
- “洋枪没有买处”:表示找不到地方购买洋枪。
- “打鸟儿”:指打猎。
- “老爷”: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胡说”:胡乱说。
- “监生家一向都是良民”:说明该人家以前一直都是守法的百姓。
- “勾通”:勾结、串通。
- “洋枪”:与“土枪”相对,指外国制造的枪械。
- “嗏”:同上。
- “上下房子”:房子的上下两层。
- “田户”:同“长工”。“长工”是指长期的农工劳动者。
- “洋枪没有买处”:表示找不到地方购买洋枪。
- “打鸟儿”:指打猎。
- “老爷”: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胡说”:胡乱说。
- “监生家一向都是良民”:说明该人家以前一直都是守法的百姓。
- “勾通”:勾结、串通。
- “洋枪”:与“土枪”相对,指外国制造的枪械。
- “嗏”:同上。
- “上下房子”:房子的上下两层。
- “田户”:同“长工”。“长工”是指长期的农工劳动者。
- “洋枪没有买处”:表示找不到地方购买洋枪。
- “打鸟儿”:指打猎。
- “老爷”: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胡说”:胡乱说。
- “监生家一向都是良民”:说明该人家以前一直都是守法的百姓。
- “勾通”:勾结、串通。
- “洋枪”:与“土枪”相对,指外国制造的枪械。
- “嗏”:同上。
- “上下房子”:房子的上下两层。
- “田户”:同“长工”。
- “洋枪没有买处”:表示找不到地方购买洋枪。
- “打鸟儿”:指打猎。
- “老爷”: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胡说”:胡乱说。
- “监生家一向都是良民”:说明该人家以前一直都是守法的百姓。
- “勾通”:勾结、串通。
- 同第28条注释。
- 同第47条注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搜查一家农家时发生的事件,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不法行为,同时反映了官府对盗贼的打击和对良民的保护态度。诗中的“玉大人”代表官方权威,而“强盗”、“监生”则代表了社会底层的不同群体。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和对正义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