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董家口,本是曹州府到大名府的一条大道,故很有几家车店。这家店就叫个董二房老店。掌柜的姓董,有六十多岁,人都叫他老董。只有一个伙计,名叫王三。老残住在店内,本该雇车就往曹州府去,因想沿路打听那玉贤的政绩,故缓缓起行,以便察访。

这日有辰牌时候,店里住客,连那起身极退的,也都走了。店伙打扫房屋,掌柜的帐已写完,在门口闲坐。老残也在门口长凳上坐下,向老董说道:“听说你们这府里的大人,办盗案好的很,究竟是个甚么情形?”那老董叹口气道:“玉大人官却是个清官,办案也实在尽力,只是手太辣些,初起还办着几个强盗,后来强盗摸着他的脾气,这玉大人倒反做了强盗的兵器了。”

老残道:“这话怎么讲呢?”老董道:“在我们此地西南角上,有个村庄,叫于家屯。这于家屯也有二百多户人家。那庄上有个财主,叫于朝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二子都娶了媳妇,养了两个孙子。女儿也出了阁。这家人家,过的日子很为安逸。不料祸事临门,去年秋间,被强盗抢了一次。其实也不过抢去些衣服首饰,所值不过几百吊钱。这家就报了案,经这三大人极力的严拿,居然也拿住了两个为从的强盗伙计,追出来的赃物不过几件布衣服。那强盗头脑早已不知跑到那里去了。

诗句

老残游记 · 第四回 ·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译文

《老残游记》第四回,描述董家口的一条大道上有一家叫董二房的老店,由姓董的掌柜经营,只有一个名叫王三的伙计。老残住在店里,打算雇车前往曹州府,因为他想沿途打听玉贤的政绩。

注释

  • 老残游记:清代文学家鲁迅所著,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 《老残游记》第四回:指的是小说《老残游记》中第四回的故事情节。
  • 董家口:指从曹州府到大名府的一条主要道路。
  • 董二房老店:一个位于董家口的古老车店名,以老董命名。
  • 老董:店主董某,六十多岁。
  • 王三:老残在店内的伙计。
  • 曹州府大名府:两个地名。
  • 玉贤:书中提到的一位官员,因办事公正而受到称赞。

赏析

此段是《老残游记》第四回的开头,描写了董二房老店的背景以及主人公老残与店主董某人的对话。通过这个场景,作者展示了一个典型的古代中国乡村小镇的风貌,同时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此外,通过董某人的叙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清廉官员的渴望和尊重,以及对不义之徒的强烈反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