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棉一幅单鸳被。沈沈和雾和香睡。
花气湿银屏。红窗斜月明。
玉阑干畔路。晓梦无寻处。
梦醒转沉吟。花寒恐不禁。
【诗句注释】
-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属大石调。
- 吴棉:指苏州出产的细薄棉布。
- 单鸳被:指有鸳鸯图案的丝织品制成的被子。
- 沈沈:浓重的样子。
- 和雾和香睡:像雾气、花香一样迷糊地睡觉。
- 花气:花朵散发的香气。
- 银屏:指屏风。
- 红窗:红色的窗户。
- 玉阑干:用玉石做的栏杆。
- 晓梦:早晨醒来时做的美梦。
- 转沉吟:不停地思考。
- 花寒:形容花朵因寒冷而凋零。
【译文】
吴地的细薄棉布绣成一幅单枕被,我沉浸在浓厚的烟雾中沉沉睡去。
花香在屏风上弥漫,红色窗户旁斜射进的月光显得格外明亮。
玉石栏杆边的小路上,清晨醒来找不到梦中的地方。
梦醒后我不停地沉思,担心这寒冷的花恐怕经受不住。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写美人晨起梳妆的情景来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吴棉一幅单鸳被。”词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吴地出产的细薄棉布绣成的是一幅单枕被。这样的细节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柔软舒适的被子带给人的温暖和舒适,同时也暗示了美人娇媚的体态和温柔的性格。
“沈沈和雾和香睡。”这里,词人将美人沉入梦乡的场景描绘得生动形象。”和雾和香”形容美人的美貌与气质,如同云雾缭绕、花香四溢一般迷人,让人陶醉其中。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词的意境,也让读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美人的魅力。
“花气湿银屏。”这里的“花气”指的是花朵散发出的香气,它湿润了屏风上的花纹,使之变得生动起来。这样的描述既体现了美人的美丽,又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浪漫气息。
接下来的几句,词人进一步描绘了美人的卧室环境以及她的心情状态。“红窗斜月明。”红色的窗户下,斜着的明月显得格外明亮,为卧室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温馨。而“玉阑干畔路。”则描绘了美人在床边走过的场景,她的身影映在地上,如同一条银色的路。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表达了美人的优雅和美丽。
最后两句,“晓梦无寻处。梦醒转沉吟。梦醒后,词人不禁感叹,美人的梦境消失得无影无踪。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无法自拔。这不仅是对美人美梦的美好回忆,也是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这种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词更加感人肺腑,引人深思。
这首词通过对美人晨起梳妆的场景进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美人的美丽和优雅,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