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衔命去滇池,尽室追随喜复悲。
万里鹧鸪啼落日,千山猿狖袅长枝。
老夫出牧知何地,弱女归期更几时。
幼小未曾违膝下,他乡风物足相思。
徐子云,字云夫,号紫岩,是诗人的岳父。这首诗写于徐子云赴沅江(今属湖南)上任之际,怀念妻子之至情溢于言表。
一从衔命去滇池,尽室追随喜复悲。
万里鹧鸪啼落日,千山猿狖袅长枝。
老夫出牧知何地,弱女归期更几时。
幼小未曾违膝下,他乡风物足相思。
【注释】:
“一从”,自从。
“衔命”即奉命。“去滇池”,指赴任沅江。
“尽室”,全家。
“喜复悲”,既高兴又悲伤。
“鹧鸪”,又名“杜宇”。
“落日”,太阳落山。
“猿狖”,猿猱和狖,都是猛兽。
“袅”,下垂貌。
“老夫出牧”,老夫,这里指诗人自己。出牧,出外当官。“知”,了解。
“何地”,何处之地。
“弱女”,年轻女子。
“违”,违背。
“相思”,思念。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情诗,写于诗人岳父徐子云赴任沅江之际。诗以问答的形式,抒发了妻子对丈夫离别的无限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写送行的情景:“一从衔命去滇池,尽室追随喜复悲。”这两句是说自从你被朝廷委派到滇池任职,全家人跟着你欢欢喜喜,又喜又悲。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岳丈远行时的复杂情感。
第三、四句写远行路上的情景:“万里鹧鸪啼落日,千山猿狖袅长枝。”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漫长的旅途之上,鹧鸪鸟在落日中啼叫,猿猴在高高的树梢上哀啼。这是一幅充满生趣的画面。
诗人写到自己的感受:“老夫出牧知何地,弱女归期更几时。”这两句的意思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自己将要离开家乡,不知道该去哪里;二是妻子回家的时间不定,不知何时能与她团聚。这一句,既是对妻子的关切,也表现了自己的无奈与焦虑。
最后两句是写妻子的感受:“幼小未曾违膝下,他乡风物足相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从未忤逆过你,如今要远离你而去,你在异地思念我,足以令我相思。这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与牵挂。
全诗通过写夫妻之间的离愁别绪,表现了他们彼此间深厚的感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夸张、比喻等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读来令人感到亲切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