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初三夜,春风廿四桥。
珠帘十里柳千条。
趁得一江飞絮、上兰桡。
海燕飞金屋,江梅怨玉箫。
罟师收网带馀潮。
依旧青山隐隐、水迢迢。
【注释】
南歌子:词牌名。过扬州:即《南歌子·过扬州》。新月:指初生的月亮。廿四桥:扬州市的二十四桥,因桥头杨柳依依如烟而得名。珠帘:用珍珠做成的帘子。十里柳千条:形容柳树很多。趁:借。一江飞絮,上兰桡:指乘着小船在江面上飘荡。海燕:这里泛指燕子。金屋: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所住的地方。玉箫:一种乐器,这里指笛子。罟师:捕鱼的人。罟(ɡǔ):网。收网:收起鱼网。
【赏析】
此为宋神宗熙宁年间词人王观所作《南歌子》组词中之一首。
这首词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全词描写了春天夜晚,作者乘船游扬州时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所想。
上片写夜幕降临,明月当空,春风拂面,作者来到扬州,观赏美丽的夜景并乘舟游览,欣赏扬州的美景。“新月初三夜,春风廿四桥。”点出时间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地点是在扬州的二十四桥。“新月”指的是初升的月牙儿,也就是上弦月。“清风”指的是和煦的春风、暖风。“廿四桥”,是指隋朝扬州城内的二十四座石拱桥。
下片主要写春光美景中的游船之乐,以及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珠帘十里柳千条”,意思是说有十里长的柳堤,柳色葱茏,像珠帘一样美丽。“趁得一江飞絮上兰桡”,意思是说趁着江上风起时,把船儿驶进了飞絮漫天的长江里。“海燕飞金屋”,海燕,指燕子;金屋,是古代帝王或贵族子弟居住的豪华房屋;这句的意思是说燕子飞回了金屋,暗喻自己回到了故乡。“江梅怨玉箫”,意思是说江边的梅花也在哀怨地吹着玉箫。“罟师”原指打渔人,这里指渔民。“罟师收网带馀潮”,意思是说渔民们收拾网具准备回家收网的时候,还带着一些余潮。“依旧青山隐隐水迢迢”意思是说依然看到那青翠的山峦隐隐约约在远方,江水的流动依然遥远漫长。整首词通过对扬州风光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