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玉敲窗银烛背,芳绪渺无涯。
罗衣翻酒都成晕,似脸波、初上微霞。
蕙草长时,春潭涸后,空忆韩家。
门前何处香车。
梦绕旧窗纱。
泥人一晌半晌小坐,帘纹如水低斜。
为问镜中眉语,可能瞒却灯花。
越溪春 和子珍《雨中有忆》,用欧公韵
暗玉敲窗银烛背,芳绪渺无涯。
罗衣翻酒都成晕,似脸波、初上微霞。
蕙草长时,春潭涸后,空忆韩家。
门前何处香车。
梦绕旧窗纱。
泥人一晌半晌小坐,帘纹如水低斜。
为问镜中眉语,可能瞒却灯花。
【注释】
①越溪:泛指越地的溪流,这里借指女子的梳妆台。②子珍:指苏轼的朋友陈师道。
③“暗玉”句:暗喻女子在月光下轻抚着窗户上的玉石,银色的烛光投射在她的背上,仿佛是窗外皎洁的月光。④芳绪:美好的情怀。⑤罗衣:指女子的衣服。⑥“似脸波”句:形容女子喝酒时脸颊泛起的红潮,如同初升的太阳照耀在水面上泛起的微光。⑦蕙草:指美人。⑧“空忆”句:指女子只能在回忆中怀念远方的亲人。⑨“门前”三句:写女子思念情人,不知他在何处。⑩“梦绕”句:形容女子在梦中也常常围绕着情人转悠。⑪“泥人”句:指泥塑的偶像。⑫“帘纹”句:指女子在睡觉时帘子的纹样。⑬镜中眉语:指镜子中映出的女子的眉毛。⑭“可能”句:表示女子怀疑是否真的能够骗过男子的观察力。⑮“灯花”句:指女子怀疑是否真的能够在灯芯上看到花开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陈师道的一首赠诗,通过描写女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全诗以越溪春景为背景,通过对女子的外貌、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对情人的深情厚意。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