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三日云气扬,一夜滕六过章江。
幕府清寒冰堪结,霏霏况复三尺彊。
家住梁园旧与狎,风流文雅还未荒。
摇笔一弄郢人曲,敢叱司马惊邹阳。
于今志气甘消歇,徒拥破被高眠僵。
公念故人下折简,聿来南浦同寒光。
凌晓山郊莽四顾,缤纷直似平台乡。
不远庐陵存遗令,白战旗鼓期相当。
寸铁尺箠毋容假,一往真勇空拳张。
眉山遵之如萧律,我亦三申悬罚觞。
莫尽扫烹蟹眼铫,且须留充驴背囊。
我闻此地二十载,阴蚀寒剥群生伤。
但知三时剜肉赤,谁听一声歌竹黄。
公吹葭灰温百物,又感麦瑞来千仓。
喜极频将穿履踏,团取还作解酲尝。
尝似嵰山甜且香,愿赋既饱十三邦。

这首诗名为《咏雪》,诗人通过描绘雪花的飘落,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入春三日云气扬,一夜滕六过章江。
    注解:春天的第三日,天空中的云气变得高扬;在一夜之间,滕六渡过了章江。
    赏析:诗人通过对天空云气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2. 幕府清寒冰堪结,霏霏况复三尺彊。
    注解:幕府里非常寒冷,可以结冰;雪花纷纷扬扬,有的甚至达到了三尺之厚。
    赏析:诗人通过对幕府内温度的描述,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美丽与壮观。

  3. 家住梁园旧与狎,风流文雅还未荒。
    注解:我家住在这里(梁园),过去与这里的文人墨客关系亲密;这里的文化氛围依然浓厚,没有衰败。
    赏析: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友情和梁园的文化氛围,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和赞美。

  4. 摇笔一弄郢人曲,敢叱司马惊邹阳。
    注解:我拿起笔,写下一首曲子,敢于斥责那些权势人物,让他们感到震惊。
    赏析:诗人通过写诗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勇气,展示了他对权力的不屑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5. 于今志气甘消歇,徒拥破被高眠僵。
    注解:现在我的志气已经消退了,只能躺在破被上高高地睡觉。
    赏析:诗人用“消歇”和“僵”这两个词,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疲惫感。

  6. 公念故人下折简,聿来南浦同寒光。
    注解:你还记得我吗?我已经来了南浦,和你一起欣赏这寒冷的光芒。
    赏析:诗人以书信的形式传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7. 凌晓山郊莽四顾,缤纷直似平台乡。
    注解:清晨的时候,我站在山郊四顾望去,这里的风景和平台乡一样美丽。
    赏析:诗人通过对山野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8. 不远庐陵存遗令,白战旗鼓期相当。
    注解:不远的地方有庐陵的遗留命令,我们的战斗准备充分,期待着胜利的到来。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战争的准备情况,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个人的责任意识。

  9. 寸铁尺箠毋容假,一往真勇空拳张。
    注解:一寸长的兵器不用虚设,只有真正的勇敢才能发挥出力量。
    赏析:诗人用“寸铁尺箠”来形容战争的武器,强调了真实战斗的重要性。

  10. 眉山遵之如萧律,我亦三申悬罚觞。
    注解:我遵循这个原则行事,就像萧瑟的风声一样;我也多次举起酒杯来庆祝和平。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行为准则,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正义的追求。

  11. 莫尽扫烹蟹眼铫,且须留充驴背囊。
    注解:不要把所有的螃蟹都清理干净,留着一些给驴背囊备用。
    赏析: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食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满足感。

  12. 我闻此地二十载,阴蚀寒剥群生伤。
    注解:我听说这个地方已经经历了二十年的阴冷和侵蚀,让所有的生物都受到伤害。
    赏析:诗人通过对地方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环境恶化的担忧和警示。

  13. 但知三时剜肉赤,谁听一声歌竹黄。
    注解:只知道一年之中有三个月的时间是红色的,谁还能听到竹子唱歌的声音?
    赏析: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性。

  14. 公吹葭灰温百物,又感麦瑞来千仓。
    注解:您吹动葭草的灰烬,使万物温暖起来;又感受到了小麦丰收的喜悦,带来了千间仓库的粮食。
    赏析:诗人通过对天气和季节变化的描绘,表达了对农业生产和收成的赞赏和感激。

  15. 喜极频将穿履踏,团取还作解酲尝。
    注解:非常高兴,经常踩着雪鞋走路,把雪揉成团来吃,当作酒食解渴。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活动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