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卧境倍寂,心情恒有闻。
终夜风雨声,水与竹平分。
经时栖穷山,自谓远垢氛。
却返凤麟洲,顾笑麋鹿群。
【注释】
(1)宿因园:即宿缘园,作者在园中居住时所取的别号。
(2)卧境倍寂:独卧园林之中感到更加寂静。
(3)心境恒有闻:心情常常有声音传来。
(4)终夜风雨声:整夜听到风雨声。
(5)水与竹平分:雨水和竹子的声音一样。
(6)经时栖穷山:经常栖息在贫瘠的山岭。
(7)自谓远垢氛:自称远离了污秽之气。
(8)却返凤麟洲:返回凤麟洲,指隐居的地方。
(9)顾笑麋鹿群:回头看见麋鹿群。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园中居住时所写的,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贫瘠山村的热爱之情。
“独卧境倍寂,心情恒有闻。”这是全诗的第一句,描绘了诗人独居时的情景。他独自躺在园子里,四周静寂无声,只有自己的心境时常传来各种声音,可能是风吹树叶的声音,也可能是远处溪流的声音,或者是鸟儿的叫声等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在园中的感受,为后面的隐居生活做好了铺垫。
“终夜风雨声,水与竹平分。”这两句诗是第二句,描述了整夜的风雨声。诗人说,整晚都在听着风雨声,而雨水和竹林的声音似乎不分彼此,仿佛它们融为一体了。这里的“水”和“竹”都是诗人用来表现自己情感的元素,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经时栖穷山,自谓远垢氛。”这两句诗是第三句,描绘了诗人经常栖息在贫瘠的山岭上的生活。他自称远离了污秽之气,过着清静的生活。这里的“贫瘠山”,可能是他隐居的地方,也可能是他所钟爱的自然环境。
“却返凤麟洲,顾笑麋鹿群。”这两句诗是最后一句,描绘了诗人回到凤麟洲的情景。他回头看见麋鹿群,不禁笑了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又回到了熟悉的家园。这里的“凤麟洲”可能是他的隐居地,也可能是他钟爱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独居园中的描写,以及他在贫瘠山岭上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